[实用新型]冲床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9116.X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密科技(宜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2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床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需要用双手拿取冲压产品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冲床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在产品冲压成型加工过程中,冲床伤手伤指的事故,发生的频率很高,给劳资双方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经济损失,甚至是终身遗憾。我们在冲床上设置了6道安全防护措施:一、启动冲床的启动按钮安装在倾斜设置的按钮支架上;二、启动按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按钮支架的两侧,且必须同时按下才能启动冲床;三、采用光栅保护,即在冲床前侧启动按钮上部的冲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用于实时监测操作者双手的位置;四、采用安全销止动;五、在按钮之间上设置急停按钮,以便发生危险时,采取紧急措施;六、将控制程序设置成,当冲模回到原位时,必须延迟2秒,才能进行下一个循环。在上述六种防护措施下,仍旧会发生冲床伤手的事故,事故概率仍有六千万分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操作者无意中碰到启动按钮,造成事故的发生,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经济损失,满足员工和工厂的安全需求的冲床安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冲床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冲床支架、冲床操作平台和设置在冲床操作平台上部的活动冲模,其中,冲床操作平台的前部为一产品储料箱,而在储料箱的上部则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按钮支架,按钮支架上部的两侧为启动按钮,中间为急停按钮,且在启动按钮上部的冲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按钮支架上的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的上方还设置有防护铁条。
上述的防护铁条的平面与冲床操作平台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防护铁条,充分考虑到操作者身高、性别和操作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有效避免操作者无意中碰到启动按钮,进一步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确保操作者的工作安全,且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经济损失,满足了员工和工厂的安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光栅接收器 2、左侧启动按钮 3、按钮支架 4、防护铁条
5、急停按钮 6、活动冲模 7、右侧启动按钮 8、光栅发射器
9、冲床支架 10、冲床操作平台 11、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冲床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冲床支架9、冲床操作平台10和设置在冲床操作平台10上部的活动冲模6,其中,冲床操作平台10的前部为一产品储料箱11,而在储料箱11的上部则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按钮支架3,按钮支架3上部的两侧为启动按钮,即左侧启动按钮2和右侧启动按钮7,中间为急停按钮5,且在启动按钮上部的冲床支架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光栅发射器8和光栅接收器1,此外,在上述的按钮支架3上的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5的上方还焊接有防护铁条4,且上述的防护铁条4的平面与冲床操作平台10在同一平面上。
由上述冲床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七重保护,即在原来的六重保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在上述的按钮支架3上的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5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铁条4的保护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操作者的身高、性别和操作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有效避免操作者无意中碰到启动按钮,进一步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确保操作者的工作安全。
当冲床工作时,在传统的六道安全措施的状况下,操作者是有可能被冲伤手,既当操作者身材比较矮小,工作又很累,双手进入冲床拿取被冲压好的产 品时,双肘关节有可能同时接触到启动按钮,双手恰好避开了光栅,伤手事故就有可能发生。而在增加防护铁条后,操作人员不可能同时突破七道安全防护措施,因此确保了操作者工作安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地增强了冲床的安全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经济损失,满足了员工和工厂的安全需求。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密科技(宜兴)有限公司,未经微密科技(宜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合成箱台架试验转接盒
- 下一篇:多功能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