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8850.4 | 申请日: | 201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5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宝电机(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led 驱动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源电路技术,具体涉及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在非隔离的LED驱动电源电路中,为了达到较高的电流精度,通常采用专业的LED电路芯片。如图1所示,为专业的LED电路芯片内部的恒流补偿技术电路图,芯片U1通过采样R3的电压值,来补偿输入电压,引起电流的变化,所以通常都可以在宽电压范围内获得较高的电流精度,但此类的芯片的价格都比较高,导致整体电路架构的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电路,包括电源、LED灯、场效应管Q2、电感L1、续流二极管Do、电容C6、采样电阻R10,所述LED灯与电容C6并联,LED灯的一端通过采样电阻R10与电容C6连接,LED灯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电源的正极连接;采样电阻R10通过电感L1分别与续流二极管Do、场效应管Q2连接,续流二极管Do还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2还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作为优化选择,该电路还包括光电耦合器U2、芯片U3,LED灯的一端还与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端还与电感L1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耦合端分别与芯片U3的反馈端口、电源的负极连接。
作为优化选择,所述场效应管Q2为绝缘栅型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作为优化选择,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电感L1连接,栅极分别与电源的负极、芯片U3连接,源极电源的负极连接。
作为优化选择,所述芯片U3为开关电源芯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一光电耦合器、一电流反馈环路,取代了专业LED电路芯片对电流的精度控制,不仅结构简单,还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恒流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普通的开关电源芯片即可实现该功能,使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专业的LED电路芯片内部的恒流补偿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电路,包括电源、LED灯、场效应管Q2、电感L1、续流二极管Do、电容C6、采样电阻R10、光电耦合器U2、芯片U3。所述芯片U3为普通开关电源芯片。所述场效应管Q2为绝缘栅型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所述LED灯由串并联的发光二极管阵列构成。电感L1与电感L2构成变压器T1。
所述LED灯与电容C6并联,LED灯的一端通过采样电阻R10与电容C6连接,而且还与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端连接,具体为LED灯的一端也通过采用电阻R10与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端“2”连接,LED灯的一端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11、电阻R12与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端“1”连接,LED灯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电源的正极连接;采样电阻R10通过电感L1分别与续流二极管Do、场效应管Q2连接,续流二极管Do还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2还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具体为,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电感L1连接,源极通过电阻R16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栅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14、电阻R17与电源的负极连接,而且,栅极还通过电阻R14分别与芯片U3的端口“6”、电容C9连接。
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端“2”还与电感L1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耦合端“4”通过电容C7与电源的负极连接,耦合端“4”还通过电阻R15与芯片U3的反馈端口“2”连接。芯片U3的端口“4”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芯片U3的端口“5”通过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s、电阻R13、变压器T1的电感L2与电源的负极接地。芯片U3的端口“1”分别与电容C9、电源的负极连接,芯片U3的端口“1”还通过串联的稳压二极管ZD1、电容C8与电源的负极连接。芯片U3的端口“3”通过电阻R18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 当场效应管Q2导通时,输入电流通过LED灯、电感L1、场效应管Q2流到电源的负极。在LED灯发光的同时,电感L1中的电流慢慢上升,达到峰值,直到场效应管Q2断开,电感L1储存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宝电机(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新宝电机(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