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白塔加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8622.7 | 申请日: | 201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刘萍 |
| 主分类号: | C01B21/46 | 分类号: | C01B21/46;C01B21/44;F28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3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漂白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漂白塔装置,尤其是一种漂白塔加热器。
背景技术
漂白塔是直接法生产浓硝酸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将发烟硝酸中的二氧化氮与浓硝酸分离。由于二氧化氮和硝酸都是易挥发物质,因此要达到完全分离的目的,必须进行精馏。发烟硝酸的解离是在漂白塔中进行。最先使用的漂白塔蒸发系统为铝制夹套式漂白塔蒸发系统,由于漂白塔的材质和组装结构造成了浓硝酸的严重腐蚀,漂白塔内件锥体形帽罩与筒壁之间的密封材料开始使用的是耐酸胶泥,制作安装工序繁琐,使用效果不理想。后虽改用硅铁压环,在密封性及气液相走短路的问题有所改善,但Si/HNO3/Al生成的原电池现象对铝材筒体造成电化腐蚀产生内漏,是漂白塔大修的主要原因。根据生产检修技术档案记录,每台铝塔平均使用周期不超过6个月,内漏造成的大修占90%,造成了设备的极大浪费。
现有的漂白塔蒸发系统为夹套式C8钢制蒸发系统,如图1所示,分上下两段,上塔为精馏段,下塔为蒸发段,包括罩12,压条13和椎体14,还包括蒸汽入口a,放气口b,冷凝液出口d,成品酸出口c,漂白塔通过罩12和锥体14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器的换热面积小,大大降低了漂白塔的漂白能力,同时蒸汽损耗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面积大的漂白塔加热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漂白塔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和与所述加热管相连的管箱,所述加热管为U型管束。
所述管箱上设有蒸汽入口和放气口,中间设有隔板。
所述加热器上设有与漂白塔连接的法兰。
所述管箱上设有管板,所述加热管固定在所述管板上。
所述加热管为两根以上。
本实用新型漂白塔加热器优点如下:
1、用U型加热管代替旧式蒸汽夹套及塔内帽罩,将热源引至塔内,发烟硝酸经上塔花板自上而下喷淋在加热器的管束上,发烟硝酸走加热器的加热管外,与加热器的U型管束管内的饱和蒸汽进行错流换热,多组加热器的U型管束的外表面受热沸腾,氧化氮被解析,形成气泡,在气泡成长和移离管束表面的过程中,与定向流动的发烟硝酸进行汽液换热,这种由U型管束加热器组成的喷淋式结构大大提高了加热器两侧流体的给热系数,大大提高了单塔的漂白能力,喷淋式漂白塔蒸发系统的实际生产能力比夹套式漂白塔蒸发系统高出50~60%。
2、可在漂白塔上设多组U型管束换热器,均布在塔的同侧,每组管束共有U型管多根,大大增加了总传热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漂白塔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漂白塔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漂白塔加热器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漂白塔加热器,包括两个以上加热管4的加热器2,所述加热管4为U型管束。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管箱5和法兰6,管箱5上设有蒸汽入口a和放气口b,中间设有隔板8,所述加热管4固定在所述管板7上。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漂白塔加热器装配图,所述加热器2的加热管4伸进所述蒸发筒1内。所述加热器2通过法兰6与所述蒸发筒1相连。所述管箱5上设有管板7,所述加热器2位于所述蒸发筒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漂白塔加热器,用U型管束加热管代替旧式蒸汽夹套及塔内帽罩,将热源引至塔内,发烟硝酸经上塔花板自上而下喷淋在加热器的管束上,发烟硝酸走加热器的加热管外,与加热器的U型管束管内的饱和蒸汽进行错流换热,多组加热器的U型管束的外表面受热沸腾,氧化氮被解析,形成气泡,在气泡成长和移离管束表面的过程中,与定向流动的发烟硝酸进行汽液换热,这种由U型管束加热器组成的喷淋式结构大大提高了加热器两侧流体的给热系数,大大提高了单塔的漂白能力,喷淋式漂白塔蒸发系统的实际生产能力比夹套式漂白塔蒸发系统高出50~60%。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相同,不同的是,加热器2采用φ500×8mm U型加热管4,每组管束共有U型管32根,φ32×2.5mm材质为C8钢的加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间距42mm,总传热面积33m2。本实用新型的漂白塔加热器,大大增加了总传热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刘萍,未经淮南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刘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风炉、锅炉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双层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