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沙泵用搅沙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8476.8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国;蔡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化众邦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5/30 | 分类号: | E02F5/3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 地址: | 06420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沙泵用搅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沙泵用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吸沙泵用搅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吸沙泵搅拌泥沙大多采用配备一个高压水管路或其他形式对周围附近泥沙进行冲刷搅拌。此类结构存在系统复杂、搅拌不均、效率低、故障率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需别外配置高压水管或其他搅拌装置的吸沙泵用搅沙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沙泵用搅沙器,包括与泵轴连接的中空芯轴,所述中空芯轴前端带有锥度,该中空芯轴上分别装有短、中长和长三组叶片,所述每组叶片分别均布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叶片延其半径方向均为变截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中空芯轴与泵轴直接相连,吸沙作业时在三组叶片的共同作用下,将泥沙搅起吸入泵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搅拌均匀、重量轻、节省辅助装置及电力消耗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短、中长和长三组叶片由中空芯轴前端向与泵轴连接端依次轴向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组叶片数量均为三个,呈120°均布于同一圆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叶片的变截面结构是与中空芯轴连接端向延伸端截面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吸沙泵用搅沙器,参见附图1,图中:中空芯轴1、连杆2、短叶片3、中长叶片4、泵轴5、长叶片6。
本实施例中,泵轴5通过连杆2连接中空芯轴1,中空芯轴1前端带有锥度,中空芯轴1上分别装有短叶片3、中长叶片4和长叶片6,每组叶片分别均布于同一圆周上,即:短叶片3均布于同一圆周上,中长叶片4均布隆迪于同一圆周上,长叶片6均布于同一圆周上;短叶片3、中长叶片4和长叶片6均呈延其各自半径方向为变截面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短叶片3、中长叶片4和长叶片6呈由中空芯轴1前端向与泵轴5连接端依次轴向排布的结构形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每组叶片数量均为三个,呈120°均布于同一圆周上;即:短叶片3的数量为三个,均布于同一圆周上;中长叶片4的数量也为三个,均布在同一圆周上;长叶片6的数量也为三个,均布于同一圆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每组叶片内变截而结构均是呈与中空芯轴1连接端向延伸端截面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的短叶片3、中长叶片4和长叶片6呈由中空芯轴1前端向与泵轴5连接端依次轴向排布的结构形式,其中短叶片3、中长叶片4和长叶片6三者之间的轴向间距可以为等间距。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结构形式,每组叶片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或其他数量,也呈均布状态设置;均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中空芯轴1与泵轴5直接相连,吸沙作业时在三组叶片的共同作用下,将泥沙搅起吸入泵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搅拌均匀、重量轻、节省辅助装置及电力消耗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化众邦泵业有限公司,未经遵化众邦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