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尘盖解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8298.9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9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胡达云;周兴荣;胡云;吕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达轴承集团福莱特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盖 解除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解除轴承上防尘盖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外部的灰尘、垃圾等侵入轴承,一般会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安装防尘盖,目前,微、小型轴承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场合,比如用于手表、电动机、高性能玩具中等,而在微、小型轴承的加工制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防尘盖压入不良的情况,如防尘盖压入过深、变形、松动等异常情况,这时需要将压入不良的防尘盖拆除后,重新压入新的防尘盖。由于微、小型轴承的尺寸一般都比较小,且压入其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防尘盖一般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所以拆除防尘盖是一件很复杂麻烦的事情。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由作业人员借助尖锐的小刀将防尘盖逐个撬落,这种方法不仅费力、易将手划破,而且每次使用的力大小不相等,会有个别的小刀戳到保持器和划伤钢球,影响轴承质量,另外小刀钝化也会影响撬盖的效率,故需经常修磨小刀,严重影响生产有序性。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工拆除防尘盖的技术效率低下,导致微、小型轴承制造过程的效率无法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高效解除防尘盖的防尘盖解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尘盖解除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中间部位向下凸设有定位芯,所述的定位芯的宽度与轴承内径的大小相适配,定位芯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尖端,所述两侧凸起尖端之间的距离与轴承防尘盖上相对两转折点之间距离相适配,所述的凸起尖端的凸起高度与防尘盖高度相适配。
作为优选,凸起尖端的两侧为倾斜面,位于凸起尖端内侧的倾斜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60°。
使用时,将防尘盖解除装置的定位芯插入轴承中间,则两侧的凸起尖端刚好位于防尘盖卷边向腹部过渡的转折点上,下压防尘盖解除装置,凸起尖端同时下压转折点,使得轴承的防尘盖的卷边向中心收缩,收缩后的防尘盖的外径小于轴承的外圈入口外径,则防尘盖便能很方便的取下来了。定位芯的大小需要与轴承内圈配合,凸起尖端的间距也需要与转折点之间的距离配合,凸起尖端的凸起高度则需要与防尘盖高度配合,这样才能方便操作。凸起尖端内侧的倾斜面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为30°~60°,则在操作时,防尘盖解除装置不会影响防尘盖即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手工用小刀拆除防尘盖的方法,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不会影响轴承质量。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尘盖解除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的下端中间部位向下凸设有定位芯4,定位芯4为圆柱体,定位芯的直径与轴承内径的大小相同,定位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凸起尖端2,两侧凸起尖端2之间的距离与轴承防尘盖上相对两转折点5之间距离相同,凸起尖端的凸起高度与防尘盖高度相适配。凸起尖端的两侧为倾斜面,位于凸起尖端内侧的倾斜面3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α为50°。
如图2、3所示,使用时,将防尘盖解除装置的定位芯插入轴承中间,即内圈8内,则凸起尖端2刚好位于防尘盖6卷边向腹部过渡的转折点5上,下压防尘盖解除装置,凸起尖端同时下压转折点5,使得轴承的防尘盖的卷边向中心收缩,收缩后的防尘盖的外径小于轴承的外圈7入口外径,则防尘盖便能很方便的取下来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达轴承集团福莱特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达轴承集团福莱特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退壳射钉器
- 下一篇:转向拉杆球头销拉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