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构件钢筋张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8286.6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1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刘玉杰;王吉生;者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钢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时常在锚具和构件模具之间放入马蹄型钢楔固定预应力主钢筋,而马蹄形钢楔张拉力达到所需的应力时常常挤碎而飞出,存在对作业者的安全隐患,而且操作也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并能锁死的预制构件钢筋张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主钢筋、张拉螺杆、螺母、传力架、液压缸及液压泵站构成;其特征是:主钢筋与张拉螺杆焊连接,螺母拧在张拉螺杆上并使张拉螺杆的端头部位留出40~50毫米的螺纹与张拉头连接,张拉头与张拉套以插入旋转连接,张拉套与液压缸杆螺纹连接,传力架位于预制构件模端头与液压缸之间;张拉螺杆的材质为25MnSi,热处理硬度为25~35HRc;螺母的材质为Q235,张拉头及张拉套宜采用T8钢,热处理硬度为37~45HRc。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钢筋两端分别与张拉螺杆对焊连接后穿入预制构件模具的相应预留孔内,一端先将螺母拧在预制构件模具外张拉螺杆上并露出2~3扣,另一端将螺母拧在预制构件模具外张拉螺杆上使主钢筋拉紧,且使张拉螺杆的端头部位留出50毫米以上的螺纹与张拉头连接,张拉套与液压缸杆螺纹连接,开启液压泵站,通过换向阀使液压缸杆伸出,直到张拉头插入张拉套,旋转张拉头使其与张拉套锁死并在预制构件模端头与液压缸之间留出传力架的空间,将传力架放入,通过换向阀使液压缸杆缩回到液压缸,带动张拉套、张拉头、张拉螺杆使主钢筋产生张拉力,达到所需的应力后,拧紧螺帽经持荷后通过换向阀御荷取下张拉头即完成一根主钢筋预应力张拉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张拉螺杆,2螺母,3主钢筋,4预制构件模具,5张拉头,6张拉套,7液压缸杆,8传力架,9液压缸,10换向阀,11液压泵站12混凝土预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主钢筋3、张拉螺杆1、螺母2、张拉头5、张拉套6、传力架8、液压缸9及液压泵站11构成。
下面就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在生产预应力构件前根据构件的长度,计算出主钢筋3的长度,主钢筋3两端分别与张拉螺杆1对焊连接后穿入预制构件模具4的相应预留孔内,一端先将螺母2拧在预制构件模具4外张拉螺杆1(附图左端)上并露出2~3扣,另一端将螺母2拧在预制构件模具4外张拉螺杆1上使主钢筋3拉紧,且使张拉螺杆1的端头部位留出50毫米以上的螺纹与张拉头5连接,张拉套6与液压缸杆7螺纹连接,开启液压泵站11,通过换向阀10使液压缸杆7伸出,直到张拉头5插入张拉套6,旋转张拉头5使其与张拉套6锁死并在预制构件模4端头与液压缸9之间留出传力架8的空间,将传力架8放入,通过换向阀10使液压缸杆7缩回到液压缸9,带动张拉套6、张拉头5、张拉螺杆1使主钢筋3产生张拉力,达到所需的应力后,拧紧螺母2经持荷后通过换向阀10御荷取下张拉头5即完成一根主钢筋预应力张拉工作。
当所有主钢筋预应力张拉工作完成后便可以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12。待混凝土预制构件12的强度达到要求后,从主钢筋3与张拉螺杆1对焊位置用气割将张拉螺杆1割下后可重复利用到下一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主钢筋张拉工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