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和杨木碎单板层合复合增强板材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7638.6 | 申请日: | 201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0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纲;邓巧云;徐朝阳;沈后江;李洋;丁昊;钱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纲;南京赢嘉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1/08 | 分类号: | B32B21/08;B32B2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杨木 单板 复合 增强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塑料和杨木碎单板层合复合增强板材。属于人造板制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木塑材料90%以上为挤出机挤出型材或板材,采用普通多层热压机一次同时生产具有多层结构的木塑增强型层合结构复合板材均未采用高性能杨木碎单板作为主要增强原料生产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木塑层合复合板材。江苏苏北是我国意杨木材资源的集中地,同时也是杨木综合利用的集散地,每年在生产高质量胶合板的同时,大量的杨木碎单板片被废弃,或再破碎作为刨花板或纤维板的原材料,造成大量具体高性能杨木单板变为低品质的原材料,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和杨木碎单板层合复合增强板材,是一种木塑层合复合板材,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产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七层结构,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和第七层是由回收的废旧PE、PP、PVC塑料压制而成的厚度为1-3毫米的塑料薄板或木塑薄板;第二层、第六层是有规定间隙成帘状的杨木碎单板片制成的板片呈纵向铺设;第四层是有规定间隙的成帘状的杨木碎单板制成的板片,其铺设方向与第一层方向相同或正交或任意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纵横交错层叠塑料片材和杨木碎单板皮叠合而成加强筋的层合板,碎杨木单板预制成帘状片材,层合在板中起层次状的三明治夹芯结构的层状加强作用,帘状单板片皮之间的缝隙,使各层次间的塑料片材上下混融联为一体,将片状层次结构杨木单板片紧密相连,采用传统的人造板多层热压机装置,产品强度高韧性好,耐冲击强度高,成本低,不仅可用于地板、家具、集装箱底板、建筑模板、工业托盘,而且可采用常规多层热压机进行生产,结构简单,强度高,韧性好,耐冲击强,成本适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塑料和杨木碎单板层合复合增强板材,其结构是七层结构,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和第七层是由回收的废旧PE、PP、PVC塑料压制而成的厚度为1-3毫米的塑料薄板或木塑薄板;第二层、第六层是有规定间隙成帘状的杨木碎单板片制成的板片呈纵向铺设;第四层是有规定间隙的成帘状的杨木碎单板制成的板片,其铺设方向与第一层方向相同或正交或任意方向。
对照图1,其结构是在上述七层结构的表层和底层各设置一层起装饰或增强作用的无纺布或表面装饰板材呈九层结构,也可以在七层结构的表层和底层各设置一层由回收的废旧PE、PP、PVC塑料压制而成的厚度为1-3毫米的塑料薄板或木塑薄板呈九层结构。
上述的九层结构材料,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使用中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对板子的层数,厚度,单板帘的铺设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杨木碎单板片,长度、大小不限,任意形状均可以,但最好是呈长条片状的形状,这样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综合强度,制造时可将细碎小片铺设在帘状单板片上,或将塑料颗粒或采用加入各种助剂的木塑颗粒铺设在帘状单板片上,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功能,为保证产品中木材与塑料之间有很好的界面结合效果,所有碎单板片,单板帘,木粉,木屑均需进行高温干燥,使其含水率不大于2-3%。
生产时,采用180-200度的高温,保压5-10分钟,压力视板材的密度和强度要求而定,使塑料在高温下充分熔融软化,达到能很好流动的状态,利用杨木碎单板帘的间隙使上下层塑料之间能上下贯穿,上下互融,形成一个整体,使塑料将碎单板包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而碎单板的帘状、网状结构又将起增强作用的碎单板片与塑料相互贯通。由于杨木纤维是连续状,没有被破坏,有较高的柔韧性,单板之间预先用钉书钉或线绳连为一个帘状整体。可视具体情况加入适量的小碎片状单板皮、碎刨花增加结合。所述塑料板片厚度1-3毫米,可以全由PE、PP、PVC组成,或由PE、PP、PVC中加入生物质纤维、粉末、碎屑以及适量的助剂复合而成。最后产品厚度,塑料薄片数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纲;南京赢嘉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李大纲;南京赢嘉包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7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压装置
- 下一篇:金属强化复合玻璃装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