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球回火炉用的钢球承运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7310.4 | 申请日: | 201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非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36 | 分类号: | C21D9/36;C21D1/6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火 承运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制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球回火炉用的钢球承运机构。
背景技术
在以热轧方式制造金属制品的过程中,金属材料自加热炉一端的进料口(也称投料口或喂料口)送入,途经炉膛后直至从加热炉另一端的出料口引出,由相应的热轧设备轧制成所需的产品。现以制造作为研磨介质的钢球为例,首先将金属圆棒从加热炉一端的进料口引入,途经炉膛加热区域后,被加至约1100℃左右的金属圆棒便自出料口输出,接着由轧球机轧制成球体,而后进行淬火,淬火后经回火处理,得到成品钢球。
回火的作用是消除钢球的残余应力,因为,这些应力不予消除,则在一定时间后出现变形或裂纹。归纳而言,回火能使钢球降低脆性、获得所需的韧性(也称塑性)、稳定钢球的尺寸和使钢球中的碳化物适当聚集等等。由此可见,回火是钢球生产中的一道重要工序。
在对钢球回火过程中,需将钢球从回火炉的一端(入料口的一端)引入,直至从回火炉的另一端(出料口一端)引出,而钢球在途经回火炉的炉膛的过程中需要由钢球承运机构(也可称钢球承载机构)承运。
已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钢球承运机构的结构是与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44261Y(钢球淬火机)的说明书附图(图2)所揭示的结构相同的,而CN201144261Y的图2结构又与CN201144262Y(钢球淬火机的淬火机构)的说明书附图(图5)所披露的结构相同。这种钢球承运机构虽然能够满足钢球在回火时的承运要求,但是,由于钢球处于料斗中,更确切地讲处于料斗的半封闭状态下行移,因此钢球难以获得均匀的回火温度,与料斗接触部位的温度低于非接触部位,影响回火效果,使钢球的质量难以保障。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钢球获得均匀的回火温度而藉以保障钢球质量的钢球回火炉用的钢球承运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钢球回火炉用的钢球承运机构,包括一机架;一动力机构,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钢球回火炉的炉体外壁上;一主动轴,枢轴设置在机架的一端,并且与所述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在该主动轴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主动链轮,而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主动链轮;一从动轴,枢轴设置在机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主动轴相对应,在该从动轴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从动链轮,而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相对应,而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相对应;一由复数个第一链节构成的第一链条和一同样由复数个第二链节构成的第二链条,第一链条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主动链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从动链轮上,第二链条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主动链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从动链轮上;一组帘辊,该组帘辊以间隔状态固定于所述的第一、第二链条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从动链轮以及第二从动链轮的部位各设置有一链条涨紧调整装置,所述的从动轴转动地设置在链条涨紧调整装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链条涨紧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轴座、导轨、调整螺杆和支架,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调整轴座滑动地配设在导轨上,所述的从动轴转动地设置在调整轴座上,支架与机架固定,调整螺杆转动地配置在支架上,并且与所述调整轴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联轴节,电机与钢球回火炉的炉体外壁固定,联轴节与电机的电动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枢轴设置在机架一端的主动轴与联轴节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链节上并且在第一链节的一隔一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帘辊座,而在第二链节上并且在第二链节的一隔一的位置固定有第二帘辊座,所述的帘辊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帘辊座上,另一端则固定在第二帘辊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一侧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一组第一托链装置,而机架另一侧上部间隔设置有一组第二托链装置,第二托链装置的结构与第一托链装置相同,所述的第一链条与第一托链装置接触,而所述的第二链条与第二托链装置接触,以及,在机架的一侧底部固定有一第一托链板,而在机架另一侧底部固定有一第二托链板,第一、第二托链板彼此对应,所述的第一链条与第一托链板接触,所述第二链条与第二托链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非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非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7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钢丝淬火的铅锅
- 下一篇:一种风机轴热处理专用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