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加药稀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6706.7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贾利宾;刘力源;许威风;柴永翔;王志伟;樊亚博;薛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中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F15/02;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 地址: | 472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稀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自动加药稀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液态药品添加与稀释系统是由药品集装箱、手动阀门、溶液罐、搅拌器、配比浓度贮存罐、电控柜、出料泵连接而成。由人工通过手动阀门控制需加药溶液的进量,人工开动加药泵在配比浓度贮存罐中加入药品,然后开动搅拌器搅拌一段时间后,由出料泵加注到添加区域。这种方法的药品添加存在诸多问题,对药品集装箱的监视由人工完成,精度不高,更换药品集装箱过早会造成药品的残留,降低经济效益,更换药品集装箱过晚则影响药品的持续供应,影响配比浓度,而且更换药品集装箱的过程中加药必须中止,影响药品的连续供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搅拌器在配比浓度贮存罐中搅拌混合则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且需要花费较长的搅拌时间,同时还会带来极大的噪音污染,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又需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搅拌的混合方式只能满足药品的局部均匀,无法实现整体均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加药效果或者是造成药品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加药稀释系统,使得药品能够不间断供应,药品和溶剂整体混合更均匀,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加药稀释系统,主要由连续供药装置、系统主体及II级混合机构构成;所述连续供药装置具有药品集装箱,药品集装箱与系统主体内的药品原液储备箱连通;所述药品集装箱放置在电子秤上,构成电子秤对药品集装箱的非接触式自动检测的连续供药结构;所述的系统主体包括电气控制柜、稀释液储料箱、I级静态混合机构;所述的I级静态混合机构与II级静态混合机构共同构成双级静态混合机构;I级静态混合机构主要由电磁流量计I、原液泵、变频器I、静态混合器I构成;电磁流量计I设置在需加药溶液进液管上,原液泵固定在设备底座上,原液泵的进口与药品原液储备箱连通,原液泵的出口接至静态混合器I之前;所述的II级静态混合机构主要由电磁流量计II、稀释泵、变频器II、静态混合器II构成,II级静态混合机构的电磁流量计II和静态混合器II设置在系统主体外部;所述的双级混合机构通过电磁流量计与可编程控制器连通,构成对管道流量的监视、并随时通过变频器改变原液泵与稀释泵的工作频率,从而改变整体的稀释比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加药稀释系统,使系统稀释加注的药品可以与需加药溶液充分的混合,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以由此减少药品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在添加的工程中,连续供药模块的应用保证了系统工作的持续性,避免了停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双级混合机构的设计真正实现了混合过程的低耗能、低噪音、低维护与高功效;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主体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主体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主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电气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1、辅助平台支架,2、电子秤,3、药品集装箱,4、静态混合器II,5、加药口,6、电磁流量计II,7、电磁流量计II信号线,8、系统主体,9、电子秤信号线,10、药品集装箱阀门,11、需加药溶液进口阀门12、稀释泵出口阀门,13、Y型过滤器,14、稀释泵出口止回阀,15、电接点压力表II,16、电磁流量计I,17、电磁阀,18、原液泵出口止回阀,19、电接点压力表I,20、稀释液出料阀门,21、药品进口阀门,22、排污阀门,23、药品原液储备箱,24、吊耳,25、稀释液储料箱,26、液位计,27、静态混合器I,28、触摸控制屏,29、电磁流量计I显示屏,30、电磁流量计II显示屏,31、声光报警器,32、启动按钮,33、停止按钮,34、系统电源进线口,35、需加药溶液进口,36、稀释液出口,37、电磁流量计II信号线进口,38、散热风扇,39、电气控制柜,40、辅助平台信号线进口,41、药品原液进料口,42、排污口,43、接地螺栓,44、地锚孔,45、稀释泵,46、原液泵,47、电涌保护器,48、空气开关,49、相序继电器,50、交流接触器,51、接线端子排,52、电子秤电路,53、可编程控制器,54、变频器II,55、开关电源,56、变频器I,57、开关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中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中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6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纵向接口缝重整反应器中心管
- 下一篇:齿带式粉尘气溶胶发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