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模具快速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6277.3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德镁精密机电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34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模具 快速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模具快速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钣金加工所采用的折弯机,其上、下模以及相互之间的间隙往往由于重复的折弯加工产生微小的位移或形变,其变化将导致折弯加工变得不稳定,不良率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中通常需要松动折弯机中设置的多组调节块、紧固螺钉,用小锤等工具敲击与模具相关的补偿装置来消除上、下模以及相互之间位移或形变带来的误差,要么则是对模具进行拆换。
显然,现有的解决方案步骤过于繁杂,由于折弯机整体由多部件组装,上述各步骤造成的积累误差大,调节麻烦;而且还要取决于折弯机操作人员的实际经验来控制调节的精度,精度难以控制。一旦遇上高档钣金折弯,精度调节即成了一大难题,还需经过多次的反复调试测量,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金属钣金加工所采用的折弯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模具快速调整装置,避免了繁杂的拆模、修模过程。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折弯模具快速调整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
上部斜铁,水平设置于上模座上,其内端的下部具有一个内斜面,其外端具有下折弯部,下折弯部通过一螺杆连接于上模座的侧面,螺杆上套设一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下折弯部和上模座的侧面;
下部斜铁,竖直设置,其上端与上部斜铁的内斜面滑动配合,其上部还具有一水平折弯部,水平折弯部与上模座之间夹设一弹簧。
当折弯加工变得不稳定时,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在不拆模的情况下对折弯不稳定的模具进行快速稳定的调校,具体方法如下:
通过螺杆将上部斜铁水平微调,通过其内端的内斜面使下部斜铁向下位移,继而通过下部斜铁调节折弯模具,以此来抵消上、下模相互之间被增大的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下部斜铁的上端具有与上部斜铁的内斜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结构。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斜面传动结构在不拆模的情况下对折弯不稳定的模具进行快速稳定的调校,避免了繁杂的拆模、修模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斜铁和下部斜铁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折弯模具快速调整装置,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还包括:
上部斜铁3,水平设置于上模座1上,其内端的下部具有一个内斜面,其外端具有下折弯部31,下折弯部31通过一螺杆4连接于上模座1的侧面,螺杆4上套设一弹簧5,弹簧5两端分别连接下折弯部31和上模座1的侧面;
下部斜铁6,竖直设置,其上端具有与上部斜铁3的内斜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结构,其上部还具有一水平折弯部61,水平折弯部61与上模座1之间夹设一弹簧7。
当折弯加工变得不稳定时,通过螺杆5将上部斜铁3水平微调,通过其内端的内斜面使下部斜铁6向下位移,继而通过下部斜铁6调节折弯模具,以此来抵消上、下模相互之间被增大的间隙。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德镁精密机电产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德镁精密机电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6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组装置
- 下一篇:蜂窝成形体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