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电动车充电站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5527.1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杜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剩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G07F15/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电动车 充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站,特别是指一种自动化电动车充电站。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温室化的严重后果,以及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低耗能、低污染的电动车势必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主流。电动车能否普及的重要因素在于充电站的密度以及充电程序的便利性,目前现有的充电站,其充电程序大致类似于传统加油站的方式,需以人工确认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条件,如电压及电流等,再以人力拾取充电枪连接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至于付款方式则以投币式为主流,简言之,充电流程几乎全部仰赖人工操作,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增加营运成本,且以人工确认的充电条件也极易发生错误情形,轻者则充电作业无法顺利进行,重者可能导致车辆电池的损坏,确实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电动车充电站,其可自动读取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条件,并以该充电条件为基础进行充电,且由自动充电机构全自动化作业,完全不需人工操作,除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外,更可避免可能的人为错误。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电动车充电站,所述自动化电动车充电站包括:
一控制盘;
一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其用以读取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条件,所述无线射频辨识系统电连接于控制盘;
一自动充电机构,其设于车辆充电区,且电连接于控制盘;
一电子标签,其与无线射频辨识系统配对,且配置于电动车体内;
其中,当一待充电车辆驶入车辆充电区后,即由无线射频辨识系统读取待充电车辆的电子标签的充电条件,并将其传送至控制盘,再由控制盘控制自动充电机构以所述充电条件对车辆进行充电。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动充电机构包括一机械手臂。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动充电机构设于车辆充电区的旁侧。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动充电机构设于车辆充电区的地面。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动化电动车充电站在电动车完成充电后即通过自动付款机制进行付费;所述自动付款机制通过信用卡、储值卡或提款卡的任一种进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以读取待充电电动车的充电条件,该充电条件被送至一控制盘,由该控制盘根据所读取的充电条件而控制一自动充电机构对该车辆进行充电,该自动充电机构自动侦测该车辆的充电端口的所在位置,而通过机械手臂予以自动接合,当充电完成后,也可启动自动付款机制进行付款,完全不需人工操作,除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外,更可避免可能的人为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充电机构匹配侧面配置充电端口的电动车的充电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充电机构匹配底面配置充电端口的电动车的充电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方法流程参考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控制盘-1;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2;
自动充电机构-3;
电动车-4;电子标签-41;充电部-42;电池模块-43;
电子化读取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条件-S1;依据该充电条件对该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S2;通过自动付款机制进行付费-S3。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及其它技术内容,请参照以下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方块图,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站系统主要由一控制盘1、一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2及一自动充电机构3所组成,其中无线射频识别系统2与自动充电机构3分别与控制盘1电连接,无线射频识别系统2与装设于电动车4内的电子标签41配对,电子标签41记录有关电动车4的充电条件等信息,诸如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及电池容量等,当载有电子标签41的电动车4驶入充电站的充电区时,无线射频识别系统2即会发出电波以激发电子标签41,使其将该电动车的充电条件信息发送至无线射频识别系统2进行读取,无线射频识别系统2在收到该充电条件信息后即转传至自动充电机构3,自动充电机构3基本上为一机械手臂(robot hand),可检测电动车4的充电端口42的所在位置,并可精确移动一充电接头至充电部42处使两者完成连接,充电部42连接于电池模块43,故当自动充电机构3与充电部42完成连接后,即可对电动车4的电池模块43进行充电。由于充电条件的信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系统2进行读取,无须经由人工操作,故可避免人为错误的情形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剩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剩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5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结构的农作物秸秆收获打捆机
- 下一篇:矿用隔爆型无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