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悬置软垫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5134.0 | 申请日: | 201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鲍仕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悬置 软垫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箱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悬置软垫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作用是支撑发动机动力总成的动、静载荷,并使发动机动力总成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移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能与前舱内其他的零部件发生干涉,其次是隔振、降噪以满足整车的NVH要求。
悬置软垫(橡胶类)一般由金属骨架、橡胶软垫经硫化成型,橡胶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它具有很多优点:橡胶件的形状不受限制,各方向的刚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具有空间弹簧特性,能承受多个方向的载荷;利用内摩擦产生的阻尼,能较好的吸收振动和冲击能量,兼有弹簧和阻尼两种作用;容易与金属牢固的粘结在一起,大大简化了固定和支承结构,使悬置的整体质量降低;结构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适合批量生产;使用维修方便。但是正是由于橡胶件的空间弹簧特性导致动力总成在一些特殊工况下产生较大的位置变形,从而造成动力总成以及附件系统与车身和其他附件相互干涉,影响整车质量以及零部件使用寿命。
目前,悬置软垫安装方式是将悬置软垫固定在变速箱上,然后沿整车的水平方向用螺栓将其与车身支架进行紧固,这样的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1、装配和拆卸维修时力矩扳手操作空间小,操作困难;2、由于软垫变形和空间小,在特殊路况下会导致发动机与周围附件干涉,从而影响整车零部件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软垫总成,其目的是使得操作方便、提高整车零部件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变速箱悬置软垫总成,包括金属骨架和橡胶件,所述的橡胶件经过硫化处理,所述的软垫总成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上,在整车垂直方向上用螺栓通过悬置支架孔固定连接在变速箱上。
所述的悬置支架孔设置在软垫总成的中心位置上。
所述的软垫总成通过安装孔用螺栓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变速箱悬置软垫总成,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解决了装配和拆卸维修时力矩扳手操作空间小、操作困难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发动机与周围附件干涉问题,提高了整车零部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金属骨架,2、橡胶件,3、悬置支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结构简单,提高燃烧效率。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变速箱悬置软垫总成,包括金属骨架1和橡胶件2,所述的橡胶件2经过硫化处理,所述的软垫总成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上,在整车垂直方向上用螺栓通过悬置支架孔3固定连接在变速箱上。
所述的悬置支架孔3设置在软垫总成的中心位置上。
所述的软垫总成通过安装孔用螺栓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四个螺栓通过悬置软垫总成上的四个安装孔将悬置软垫总成紧固在车身纵梁上,沿整车垂直方向上用螺栓通过悬置支架孔3固定在变速箱上,这种结构的变速箱悬置软垫总成结构简单,解决了装配和拆卸维修时力矩扳手操作空间小,操作困难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发动机与周围附件干涉的问题,提高了整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具备了实质性的特点,并在技术上取得了进步,值得在工业上推广和应用,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5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