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法兰焊缝试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4611.1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民;朱霄霄;串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 焊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法兰与管道连接处的焊缝的法兰焊缝试压装置。
背景技术
法兰连接是管道施工的重要连接方式。通过法兰连接可以将管道与管道、管道与阀门等设备之间可靠、方便的连接在一起。目前,如图1所示,法兰20都是与管道1焊接而成,待测试管道的焊缝,即焊缝15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道的安全与否。在管道运营过程中,焊缝质量差使得焊缝开裂失效从而导致管道爆炸的案例已屡见不鲜。因此,管道与法兰在焊接之后必须经过焊缝试压才可以投产使用。
传统的法兰焊缝试压要么操作起来非常繁琐,要么就是对管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传统法兰焊缝试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是在管道1有法兰焊缝15的一端通过法兰盖30和密封垫25将其密封,从管道另一端11注入液体或者气体介质进行打压,此方法的主要缺点是:
如果管道1足够的长,试压的时候从另一端11打压,因为离法兰焊缝15特别远,就需要大量的试压介质,以及存储试压介质的大型容器等大量实验器材,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第二种方法主要是封堵管道的两端(封堵的措施不一,可以利用智能封堵器封堵,可以利用堵头等装置封堵,也可以在端面焊接盲板等装置进行封堵)。然后在管道顶端距离焊缝近的地方打孔,从孔中注入试压介质,进行法兰焊缝的试压。此方法用的不多,主要缺点是:对管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而且管道两端都有封堵,还会对管道进行破坏性的操作,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在时间和费用上花费都比较大。
另外,现有技术在管道内部对焊缝进行密封时,大多采用O形密封圈,这种密封圈虽 然在压力下容易变形,容易实现密封,但O形密封圈与管道内壁形成的接触面的面积比较小,密封效果不好,这种面接触也是在受外力重压之下形成的不稳定的变形,在弹性回复的作用下,O形密封圈有回复其本来形状的趋势,难以在较长的试压过程中长时间的保持与管道内壁形成稳定的面接触,尤其对于大口径的管道,密封的要求更高,沿O形密封圈圆周上的任何一点密封处密封不严和密封效果的不稳定,都会导致测试的不准确甚至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法兰焊缝试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法兰焊缝试压中,操作繁琐、工艺复杂以及在管道内部对焊缝进行密封时,采用O形密封圈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法兰焊缝试压装置,用于测试法兰与待测试管道焊接处的焊缝,其中,所述法兰焊缝试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端部件,远离所述法兰设置在待测试管道的焊缝一侧并位于待测试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端部件包括: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待测试管道第一端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面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焊缝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挤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端挤压装置;第二端部件,靠近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焊缝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端部件与所述第一端部件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件包括:密封待测试管道第二端的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二端部件还包括:打压孔和测压孔,所述打压孔和测压孔与待测试管道的测试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面为圆柱形,所述法兰焊缝试压装置还包括:中心拉杆,所述第一端部件套设在所述中心拉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部件套设在所述中心拉杆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挤压部,可相对所述中心拉杆轴向运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拉杆上,所述第一挤压部与所述中心拉杆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挤压部的最大直径小于待测试管道的内径,所述第一挤压部具有挤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锥形挤压面;第二挤压部,套设在所述中心拉杆上,所述第二挤压部的最大直径小于待测试管道的内径;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挤压部上,沿所述中心拉杆的轴向,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挤压部与所述第一挤压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件还包括:驱动所述中心拉杆轴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中心拉杆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结构相同, 相向设置,所述驱动件抵压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上;所述打压孔和测压孔的一端从所述中心拉杆的第二端的端面伸出,所述打压孔和测压孔的另一端从所述中心拉杆的内部延伸至所述中心拉杆的中间部位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之间设有套在所述中心拉杆上的中心套,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与所述中心套为分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4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紧急消防安全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平板式热水器铝质黑体集热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