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4117.5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音频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的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移动电话、PDA或其它通信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发展,功能也趋于丰富、多样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能产生声音效果的语音插座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
相关现有音频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及用于收容对应导电端子的收容槽。现有音频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内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干涉配合的配合结构,其可从收容空间的相对两侧夹持插入该收容空间的对接连接器。绝缘本体上下均为封闭型结构,以在上下方向保持对接连接器。
但是,现有音频连接器具有较大体积,阻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
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音频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的音频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遮罩于绝缘本体外部的壳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于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及用于收容对应导电端子的收容槽。绝缘本体设有对接墙、后端墙、顶墙、底墙及两侧墙,所述收容空间自对接墙向后端墙延伸。所述顶墙、底墙及两侧墙中,其至少有一墙设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直通槽。
与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顶墙、底墙及两侧墙中,其至少有一墙设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直通槽。插入对接连接器时,对接连接器部分突出于绝缘本体之外,从而减小音频连接器整体体积,实现音频连接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音频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插入对接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插入对接连接器且壳体分离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遮罩于绝缘本体1外部的壳体2及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4、5、6、7和夹持环8。
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圆弧形对接墙11、远离对接墙11的后端墙12、一对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后端墙12的第一侧墙15和第二侧墙16及一对垂直于两侧墙15、16和后端墙12且相互平行的顶墙13和底墙14。所述绝缘本体1自对接墙11挖空形成一用于收容对接连接器200的收容空间10,所述收容空间10贯穿绝缘本体1。所述第一侧墙15自对接墙11向后端墙12依次设有第一端子收容槽151、第二端子收容槽152及第三端子收容槽153。所述第二侧墙16自对接墙11向后端墙12依次设有第四端子收容槽161及第五端子收容槽162。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51、第二端子收容槽152、第三端子收容槽153、第四端子收容槽161、第五端子收容槽162都自底墙14至顶墙13贯穿绝缘本体1。第一侧墙15的中部和第二侧墙16的两端设有凸台154,所述凸台154上设有凸柱155。所述顶墙13和底墙14设有自对接墙11向后端墙12延伸的直通槽131和141,所述直通槽131和141相对向设置且与收容空间10连通。底墙14临近后端墙12设有容置槽1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4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菌插座
- 下一篇:脑卒中病人上肢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