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造粒机的负压热风上料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2633.4 | 申请日: | 201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天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60 |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薛辉 |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法造粒机 热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干法造粒机械,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干法造粒机的负压热风上料系统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粉体输送的系统结构形式繁多,其中就真空上料来说,过滤器上附着的粉体一般是采用压缩空气的脉冲反吹方法清除,但对于输送附着力较强、易吸潮溶化、比重轻的粉体时,还是经常出现过滤器堵塞的问题。压缩空气脉冲反吹会使带有微量水分的压缩空气在反吹时压力急速下降,导致过滤器低压侧水份凝结成微小水滴积聚于过滤器上,在长期的反吹中水滴越结越多,容易使粉体受潮溶化,进而封堵过滤器,导致过滤器不能通气而失效,迫使上料过程中止。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器除尘效率高、过滤器不易堵塞的干法造粒机的负压热风上料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干法造粒机的负压热风上料系统,包括料桶和原料桶,其特征在于:料桶被分隔成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被分隔成独立的左腔体和右腔体,左右腔体和下腔体之间通过过滤器相通,料桶下部设出料口,在下腔体,料桶通过阀门E与原料桶连通,在左腔体,料桶通过阀门C与热风装置连通,通过阀门A与抽风装置连通,在右腔体,料桶通过阀门D与热风装置连通,通过阀门B与抽风装置连通。所述料桶的出料口处设有放料装置,放料装置包括料门和气缸,所述出料口由料门遮挡,料门由气缸带动来回摆动控制放料。
本实用新型利用负压上料,利用热风对过滤器进行反吹清洁,在空气反吹压力急速下降时,有效消除了过滤器低压侧水雾的形成,使粉体再很难吸潮吸附于过滤器上,从而保证了负压上料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
参照附图1,该种干法造粒机的负压热风上料系统,包括料桶7和原料桶3,料桶7被过滤架板4分隔成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又被分隔成独立的左腔体和右腔体,左右腔体和下腔体之间通过过滤器5相通,料桶7上设有振荡器6,料桶7下部设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放料装置,放料装置包括料门9和气缸8,所述出料口由料门遮挡,料门由气缸带动来回摆动控制放料的间歇进行,在下腔体,料桶7通过阀门E与原料桶3连通,在左腔体,料桶7通过阀门C与热风装置2连通,通过阀门A与抽风装置1连通,在右腔体,料桶7通过阀门D与热风装置2连通,通过阀门B与抽风装置1连通,所述料桶、阀门A 、阀门B 、阀门C 、阀门D 、阀门E 、热风装置、抽风装置一起组成负压上料和热风反吹管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负压上料动作与热风反吹清洁动作交替进行。首先进行负压上料动作:阀门E、阀门A打开,阀门B、阀门C、阀门D关闭,放料装置关闭,原料桶内粉体药物由抽风装置送入到料桶内,由出料口在放料装置的控制下进行出料,紧接着热风反吹清洁启动:阀门A、阀门D、阀门E关闭,阀门B、阀门C开启,热风装置制造热风,抽风装置将热风抽出,路经阀门C、过滤器和阀门B。前者实现负压上料,后者立刻对过滤器进行热风反吹清洁,在上料过程中,粉体被过滤并附在过滤器上,热风反吹则清洁过滤器上的粉体,并消除了压力急剧下降而产生的水雾,有效防止了粉尘吸潮粘附,从而保证了上料动作的顺利进行。接下来,阀门E、阀门B打开,阀门A、阀门C、阀门D关闭,放料装置关闭,原料桶内粉体药物由抽风装置送入到料桶内,紧接着热风反吹清洁启动:阀门B、阀门C、阀门E关闭,阀门A、阀门D开启,热风装置制造热风,抽风装置将热风抽出,路经阀门D、过滤器和阀门A。依此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