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铜环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2305.4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薛胜辉;杨晋中;丁庆才;刘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铜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铜环。
背景技术
在国内,六面顶合成压机合成金刚石主要采用的是静压触媒法。静压触媒法是指在金刚石热力学稳定的条件下,在恒定的超高温高压和触媒参与的条件下合成金刚石的方法,即以石墨为原料,以过渡金属或合金做触媒,用液压机产生恒定高压,以直流或交流电产生持续高温,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石墨变为金刚石的转化条件一般为5~7Gpa和1300~1700℃。
由于六面顶合成压机抗高压构件难以承受金刚石生长的高温条件,所以必须在高压腔内部加热,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电加热,使大电流通过高压腔内的发热体产生焦耳热,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提供温度条件。
电加热是从外界引入电流,通过变压器接在钢环上,硬质合金(顶锤)固定在钢环内,被加热的合成块就放在两个硬质合金(顶锤)之间,当加热时,合成块与两硬质合金顶面压紧而使电流接通。变压器与钢环的连接主要是靠两者的引出端上连接铜辫线实现的。钢环的引出端是指固定在钢环底部的加热铜环,如图1所示,加热铜环包括环状导电体1,在环状导电体1上设有接线端2,在环状导电体1和接线端2上分别设有轴向螺孔3和接线螺孔4。加热铜环的内径等于钢环底部的内径、外径等于钢环底部的外径。使用时,加热铜环的轴向螺孔3与图2所示钢环5底面对应开设的连接孔6利用螺栓固装为一体,接线端2与铜辫线及变压器电连接。
由于硬质合金(顶锤)在合成过程中往往会因本身质量问题、人为因素、设备事故和使用寿命等因素造成损坏,损坏后需要及时更换。过盈配合压装在一起的硬质合金(顶锤)与钢环,当硬质合金(顶锤)被损坏后,需要一起从合成压机上拆卸、更换。加热铜环位于钢环的底部,由于其本身质软,施压后容易变形,且损坏轴向螺孔3,所以压制拆装时必须把加热铜环从钢环底部拆掉。加热铜环拆装频繁容易导致连接固定松动,从而引起电阻过大,降低导电性能,且频繁拆装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频繁拆装、且导电性好的加热铜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铜环,包括圆弧形导电体,圆弧形导电体两端延伸有接线端,圆弧形导电体上设有径向连接孔。
所述接线端平行设置,接线端上设有接线孔。
所述径向连接孔与接线孔均为螺纹孔。
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与钢环配合使用,钢环底部外周面上开设有圆周槽,圆周槽底部设有与径向连接孔对应的固定孔;利用圆弧形导电体质软的特性,将其绕在钢环的圆周槽内,确保径向连接孔与固定孔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螺栓将其固定连接;平行设置的接线端之间放置铜辫线,通过穿设于接线孔内的螺栓固定铜辫线,实现变压器与钢环的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圆弧形导电体两端延伸有平行设置的接线端,圆弧形导电体上设有径向连接孔,接线端上设有接线孔,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被固定在钢环的外圆周面上,避免了在拆卸硬质合金和钢环时拆卸加热铜环,有效防止加热铜环电阻变大,保证导电性能良好,可提高合成设备的传热性能;同时,避免了频繁拆装,既节约人力、物力,又节约时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径向连接孔与接线孔均为螺纹孔,便于拆装,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加热铜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中加热铜环配合使用的钢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钢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的加热铜环,其包括圆弧形导电体7,圆弧形导电体7的两端延伸有平行设置的接线端8,在圆弧形导电体7上设有径向连接孔9,两接线端8上设有对应的接线孔10,径向连接孔9与接线孔10均为螺纹孔,便于拆装和接线。
圆弧形导电体7与接线端8可以为一体成型,均采用铜质材料,导电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与如图5所示的钢环5配合使用,钢环5底部外周面上开设有圆周槽11,圆周槽11底部设有与径向连接孔9对应的固定孔12。利用圆弧形导电体7质软的特性,将其绕在钢环的圆周槽11内,确保径向连接孔9与固定孔12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螺栓将其固定连接。平行设置的接线端8之间放置铜辫线,通过穿设于接线孔10内的螺栓固定铜辫线,实现变压器与钢环5的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