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合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2271.9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黄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松田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9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铜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结构,尤其是一种绞合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一种具有绝缘层的电线,其可以应用于一般的电机、电器、仪表上。聚氨酯漆包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漆包线产品,其具有良好的耐高频、耐潮性能,易着色,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和精密仪器、电讯产品、仪表上,但大规格线径的聚氨酯漆包线的柔韧性和附着性较差,使用效果并不好,因此目前所生产的聚氨酯漆包线都是以中小及微细线为多。这种线径的聚氨酯漆包线的使用范围极其有限,并不适合于在加热线、电磁炉线圈、高频变压器等对过电流能力和耐热等性能都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电流能力和耐热性能都较高、质量更可靠的校核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绞合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主要由复数组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绞合而成,所述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包括铜合金线芯以及聚氨酯漆绝缘层,所述聚氨酯漆绝缘层涂覆于铜合金线的表面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为圆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的直径大小不小于0.1毫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绞合聚氨酯铜合金线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复数组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包覆的膜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复数组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绞合得到线径较大的漆包线产品,这种产品除了具有良好的耐高频、耐潮、易着色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而且这种多股绞合的形式可以大大降低整体的温升和集肤效应损耗,产品在使用时的性能更加好,能够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绞合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主要由复数组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绞合而成,所述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包括铜合金线芯2以及聚氨酯漆绝缘层3,所述聚氨酯漆绝缘层3涂覆于铜合金线芯2的表面上。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采用铜合金线芯2作为导体材料,铜合金线芯2的抗拉性能优良,与普通的漆包铜线相比强度高出50%。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在进行绞合过程中,需要对绞距和网模距离进行良好的调配,确保不会发生铜合金线1的断线、跳股和少股现象。
在实际的产品中,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一般为圆线,如图1和图2中的实施例所示。当然,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也可以为扁形线、异形线等。
应用时,为了保证绞合线的质量,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的直径大小一般不小于0.1毫米。当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得线径为0.1毫米时,本实用新型最多能够绞合1600组的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使得整体产品的外径能够达到3.5毫米,这种外径的产品具有足够好的抗拉强度、过流能力和耐热性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绞合线结构更加紧凑,绞合聚氨酯铜合金线还优选包括用于将所述复数组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包覆的膜套4,如图2中的实施例所示,该膜套4还能够对聚氨酯漆包铜合金线1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松田电工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松田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