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力混合低氧化氮排放的节能型气体燃烧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120021937.9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邹长青;张小筠;陈隆生;房家贵;周桂娟;冯永生;蔡建光;刘长爱;黄金鑫;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湖南吉祥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8;F23D14/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力 混合 氧化氮 排放 节能型 气体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燃烧技术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加热炉设备,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高强力混合低氧化氮排放的节能型气体燃烧器。
背景技术
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炼油、化工、化肥生产的制氢装置加热炉,一段反应炉,开始了对各装置自产的变压吸附(简称PSA)器中的尾气,解析脱附气的再利用,不再将此尾气送入火炬燃烧,再将含有热能的烟气排入大气中。对此大量低压低热值的尾气(已近似于废气)燃烧后的热能一方面加热石化产品,另一方面对换热后的高温烟气与助燃空气换热成400℃±100℃的高温助燃风。现有用于加热炉顶烧装置的高强力混合低氧化氮排放的节能型气体燃烧器,是将此尾气与助燃风和高压燃料气外混混合燃烧。一般均设置高压燃料与低压尾气二条供气系统,为此燃烧器也须设置二套供气与燃烧系统。因此,燃烧器结构和操作较为复杂和麻烦;同时,由于高压燃料或低压尾气燃烧均在燃烧器火盆砖内完成,燃烧后烟气温度较高,故有一定量NOX生成,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影响。
如今,人们对高强力混合低氧化氮排放的节能型气体燃烧器追求是要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既能简化燃烧器结构,降低燃烧器及其系统的操作难度,通过对低压低热值尾气或对低压低热值尾气加补少量的燃料气(如天然气或炼厂瓦斯气)实现内外三层燃烧,降低燃烧火焰温度,又有效地抑制NOX生成量,从而可实现低NOX污染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技术背景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燃烧全部低压低热值的尾气或燃烧全部低压低热值尾气与少量的燃料气(如天然气或炼厂瓦斯气)混合气的燃烧器,来满足加热炉装置对产品产能深度加工所需的热能。该燃烧器可实现对低压力低热值尾气实现高强混合,充分燃烧,并对送入的高温助燃空气的热能加以利用,达到高效节能,低NOX烟气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高强力混合低氧化氮排放的节能型气体燃烧器,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3、调风器7和包括气喷头接管12和气喷头9组成的气烧嘴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喷头9为包括气喷头前板10、气喷头后板11组成的中空圆盘结构,有多个以圆盘中心呈同心圆分布且贯通在气喷头前板10和气喷头后板11中的圆孔:即在圆盘中心布置的1圈中间圆孔和在圆盘边缘布置的1圈边缘圆孔,以及二者之间的m圈预混合子喷管13;
所述的每个预混合子喷管13中设有轴向呈α角、径向呈β角的复合角的喷孔。
在具体实施中,
所述的预混合子喷管13中喷孔复合角的角度分别为:α=25°~35°,β=25°~35°;
所述的中间圆孔、预混合子喷管13和边缘孔的开孔面积比为1∶6∶3;
所述的预混合子喷管13的圈数m=3;
所述的预混合子喷管13的个数为48~64个;
所述的中间圆孔的个数为4~16个,所述的边缘圆孔的个数为40~50个。
此外,
所述的燃烧器外部可以设置有卡接气喷头接管12、用于调节与固定气烧嘴5高度位置的调节器6;
所述的燃烧器可以设置有调节高温助燃空气量的对开式调风器7和指示挡板开度的外部指示器;
所述的内筒体3与外筒体1的连接方式最好采用锯齿形连接,并设有固定柱和绝热柱;
所述的燃烧器内筒体3内还可以设置有密布的消声孔和蓄热的火盆砖4;
所述的燃烧器正常燃烧时,燃烧器的助燃空气温度为常温到400℃±100℃,风压为1KPa左右。
为了使喷射的高速强湍流燃气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产生具有一定长度的热焰以及一定刚度的高速热气流,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的每个预混合子喷管中设有径向呈β角,轴向呈α角的复合角的喷孔;其中,α为25°~35°,β为25°~35°。如此,低压低热值尾气(或混合气)则可以从预混合子喷管的喷孔径向呈β角,轴向呈α角向前旋转喷出与轴向来的高温空气产生强力混合,而将此部分燃料充分燃烧创造条件。
另外,为阻止高温的内筒体向外筒体的传热,所述的内筒体3与外筒体1间设有隔热衬里2;所述的隔热衬里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的内筒体3与外筒体1的连接方式采用锯齿形连接,并设有固定柱和绝热柱。
所述的套管8可以为设有电子点火器的套管;可以对点火杆的伸入或退出起导向与定位作用,便于自动或手动点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湖南吉祥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湖南吉祥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道挡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