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阶梯并联多吸口单吐出自吸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1898.2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艾良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14 | 分类号: | F04D13/14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李丛 |
| 地址: | 110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并联 多吸口单 吐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自身配置的真空透平机引水的多个单级单吸泵体呈阶梯型并联布置,多个泵体共用一个出口的径向剖分大型单吐出泵,即阶梯并联多吸口单吐出自吸泵。
背景技术
大型提升泵,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城市给排水、海水提升、也可用于电站、大型水利工程、农田排灌等。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大型提升泵有双吸中开泵、单级单吸潜水泵、混流泵、轴流泵和立式斜流泵等,现就以上诸种大型提升泵的应用作如下几点说明:
1、双吸中开泵属于大流量的水泵,其必需汽蚀余量(NPSHR)普遍较大,再因大型泵中心线至底脚高度都很高,所以实际吸上高度都很低,为了克服吸上高度低的缺点,目前在使用中大都采取了建地下泵房的安装方式,由此加大了基建项目的投资。
2、潜水泵是一种液面以下安装浸在介质中的设备但是当其使用在腐蚀或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时(海水或腐蚀性污水)会因设备腐蚀增加维修量,且维修成本相对较高。
3、目前轴流泵、混流泵和立式斜流泵在大流量用水提升工程中正在广泛使用,因其在大流量(10000M3/h以上)条件下吸上能力很差,与双吸中开泵一样自身不具有自吸能力,所以目前在使用中也都采取了建地下泵房的安装方式,由此也加大了土地占用、基建及附属项目的投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利用自身配置的真空透平机引水,多个泵体共用一个出口的径向剖分大型单吐出泵,即阶梯并联多吸口单吐出自吸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上性能低,易腐蚀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运行稳定,便于检修保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个单级单吸泵体呈阶梯型并联布置;左右旋向的两个泵体的蜗室并列设置为一蜗室组,多个蜗室组纵向阶梯型布置;每个蜗室的下方各自设置吸入口,每个蜗室中安装有水泵叶轮,水泵叶轮通过泵轴与电动机连接;泵体上设有输出管,输出管与每个蜗室均相通,多个蜗室组共用一个出口;输出管上设置真空接口,真空接口与吸气管的一端气密连接,吸气管的另一端与真空透平机连接。
所述的电动机设置在泵体蜗室的上方。
所述的泵体外,蜗室中心线处径向安装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芯并联组合结构,既提高了泵的吸上真空高度又扩大了流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形式为立式多芯组合,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与真空透平机组合形式具有了很强的自吸能力,可以在液面以上安装,突破了大型提升泵必须液面以下安装的传统至酷,实现了大型提升泵液面以上安装使用的革命。
4、本实用新型在液面以上安装便于检修维护。
5、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启动前利用自身配置的透平机自动引水,停机后自动释放真空将设备内的介质放空,由此减小了介质对设备的腐蚀(如海水、腐蚀性污水)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更因此使该设备具有了在冬季户外安装使用无需保温伴热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在液面以上安装,取消了安装其他泵所必需的地下泵房,也就节约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
7、在海边、河边等滩涂地带,海水淡化、海水冷却等工程,需修建延伸至海(河)里的大坝或沉入水中的沉箱式泵站,工程投资非常大。采用阶梯并联多吸口单吐出自吸泵,可省去大量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蜗室,3、吸入口,4、出口,5、叶轮,6、支撑板,7、真空接口,8、吸气管,9、真空透平机,10、电动机,11、泵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多个单级单吸泵体呈阶梯型并联布置;左右旋向的两个泵体的蜗室2并列设置为一蜗室组,多个蜗室组纵向阶梯型布置;每个蜗室2的下方各自设置吸入口3,每个蜗室2中安装有水泵叶轮5,水泵叶轮5通过泵轴11与电动机10连接,电动机10设置在泵体蜗室2的上方;泵体1上设有输出管,输出管与每个蜗室2均相通,多个蜗室组共用一个出口4;输出管上设置真空接口7,真空接口7与吸气管8的一端气密连接,吸气管8的另一端与真空透平机9连接;泵体1外,蜗室2中心线处径向安装支撑板6。
本实用新型的启动与运行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艾良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艾良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