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1796.0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排 |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H02K9/16;H02K1/32;H02K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3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动机工作散热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电动机用途广泛,工作环境复杂,有些要防水防尘,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就需要封闭工作,电动机工作时由于自身耗能产生热量,外加与其他连带机械的摩擦和热传导都增加了电动机的工作温度,特别是超负荷运转时产生大量热能,如不及时散热降温,将导致电动机效率低下,甚至损坏。特别是电动汽车使用的轮毂电机,既要防水又要防尘,轮毂上的刹车装置刹车是产生高热,而永磁电机高热又会退磁,者也是轮毂电机在行业推广难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机散热装置是在电动机的定子上个安装进气管、排气管、转子上设置扇叶。进气管的进口处设置过滤器,用以过滤经过的空气或导热液体中的杂质。排气管上安装辅助循环的泵或扇片,电动机腔外散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散热器,用以增加导热循环效能。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机内定子轴管内引入进气管、排气管,在电动机腔内转子上设置扇叶。在电动机外定子的壁上引入进气管、排气管,并导入电动机腔内,转子上设置扇叶。进气管的进口处设置过滤器,进气或排气管路接装辅助循环的泵或增压装置,泵或增压装置由转子带动或电驱动,电机腔外散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散热器。内定子、或内转子设置通道,形成导热的气体或液体通路。内定子、或/和内转子设置通道,形成导热的气体或液体通路。
采用上述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进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可远离电动机工作环境,用于空气导热即可防尘又可防水;封闭的电动机腔外散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散热器,使电动机腔内的热量能快速的循环到电动机外部,达到快速为电动机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电动机散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电动机散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动机散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是,如附图1、在内定子轴管8内引入进气管3排气管4,分别导入电动机腔内,在外转子2上设置扇叶6,当外转子2带动扇叶6旋转时,从进气管3吸气,空气通过过滤器5经过进气管3进入电动机腔和内定子1的线圈间隙中,气流受压力从排气管4排出。当然在进排器管路上还可增加其他增压进排气装置。
电动机散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附图2、所示:在外定子1的端壁上引入进气管3排气管4,分别导入电动机腔内,在内转子2上设置扇叶6,当内转子2带动扇叶6旋转时,从进气管3吸气,空气通过过滤器5经过进气管3进入电动机腔和外定子1的线圈间隙中,气流受压力从排气管4排出。如果采用油或其它液体导热,在排气管4上设置循环泵9将其导到电机腔外,经散热器10冷却后再进入过滤器5实现往复循环达到为电动机 散热降温的目的。
当然根据不同电机的散热情况,以上二种实施方式无论是内定子1、内转子2、外定子1、外转子2、都可设置通道,以便使导热的气体或液体更顺畅的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排,未经王建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加工用磨角机
- 下一篇:耦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