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造鞋底的硅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1732.0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0 | 分类号: | B29C33/40;B29L3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11233 | 代理人: | 王蕴;杨宝根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鞋底 硅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可代替铝模、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种制造鞋底的硅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鞋底模具全部是以铝模为主,并且只适合批量生产,无法快速复制或开发适合企业适用的鞋底,同时需要制鞋企业与鞋材企业进行细致的沟通和全面的开发才能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创作人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及技术理念,经研究、开发,而终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制造鞋底的硅胶模具,以解决使其代替铝模、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制造鞋底的硅胶模具,包括有一模体,其特征是:该模体为一整体胶模,该整体胶模的下部设有一中空的鞋底造型体空间,该鞋底造型体空间顶面的鞋掌边缘、鞋跟边缘及鞋底中部皆设置有穿过整体胶模上部的注料孔,该些注料孔旁侧设置有一取模槽;
该鞋底造型体空间的底端设置有一天皮钉;
该鞋底造型体空间的底端距整体胶模底端的距离为10~15mm;
该整体胶模上的该些注料孔的孔径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模具制造方法简便,将鞋底原样底用天皮钉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平面铝板上,在原样鞋底的中部及后跟、前掌边缘各粘立一个热熔胶棒(以后作模具的注料孔),原样鞋底四周用铝隔板通过热熔胶密封后,形成可拆卸的隔模空间,将加入适量的硬化剂的硅胶注入隔模空间,经真空机抽空、烤箱加热、定型、拆除铝隔板,并在形成注料孔一旁开设一取模槽,利用硅胶的柔软性,取出原样鞋底,形成制造鞋底的整体硅胶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制造鞋底模具全部使用铝模为主的单一方式,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操作简单容易,加快了鞋业自身研发和产业化的速度和进程,而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解决了代替铝模、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制造鞋底产品仅需4个小时,与鞋材厂利用铝模做鞋底,从开模到成品成型需4-5天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提高了效率。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剖视结构示意图,一种制造鞋底的硅胶模具,包括有一模体,其中,该模体为一整体胶模100,该整体胶模100的下部20设有一中空的鞋底造型体空间21,该鞋底造型体空间21顶面的鞋掌边缘、鞋跟边缘及鞋底中部皆设置有穿过整体胶模100的上部10的注料孔11、12及13,该些注料孔11、12及13旁侧设置有一取模槽14;
该鞋底造型体空间21的底端设置有一天皮钉22;
该鞋底造型体空间21的底端距整体胶模100底端的距离为10~15mm;
该些注料孔11、12及13的孔径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模具是用加入有适量硬化剂的硅胶注塑而成,解决了鞋底模具全部使用铝模为主的单一方式,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操作简单容易,加快了鞋业自身研发和产业化的速度和进程。而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有明显的提升,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符合实用新型专利各要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硫化橡胶用辊压加热装置
- 下一篇:连续压机的热压板与液压缸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