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润滑注气防喷井口密封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0496.0 | 申请日: | 201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2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汤占岭;汤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占岭 |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3/06;E21B17/0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冰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注气防喷 井口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口密封器,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注气防喷井口密封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上使用的井口密封器主要存在下列缺陷:1、对井口偏、含水比列重、间出的油井普遍存在光杆偏磨、干磨盘根的现象;2、在油井刚刚更换过盘根后,由于起初油井没有产量,导致光杆干磨盘根,使新盘根内孔磨大,缩短了盘根的使用寿命;3、在油井注气过程中,当注气压力超出盘根的承压范围,就会出现油井在注气时井喷的现象;4、由于盘根经过了高温高压的注气过程,失去了密封性,为了防止注气时油井井喷,需要要更换上、下两级盘根;5、油田上目前使用的井口密封器在更换上级盘根时无需放空或停井,但在需要更换下级盘根时则必须放空或停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封好、使用寿命长,解除光杆偏磨、干磨和注气防喷现象的自润滑注气防喷井口密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润滑注气防喷井口密封器是由穿套在抽油机光杆上的密封器和防喷器组成。密封器整体固定井口处,抽油机光杆穿过密封器内部,抽油机光杆下端大头部的外壁两端均设置外螺纹。防喷器旋接在前述抽油机光杆大头部的外壁上端,抽油杆与大头部的外壁下端旋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更换部件便捷,且使用寿命长,有效解除了光杆偏磨、干磨和注气防喷现象。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操作简单、零排放、减轻油田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油田耗资的作用,为油田的绿色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自润滑注气防喷井口密封器中密封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润滑注气防喷井口密封器中防喷器结构示意图。
图例:1、上压盖,2、上压块,3、上盘根盒,4、连接节箍,5、下盘根盒,6、密封套,7、下压盖、8、调偏法兰,9、防喷座,10、抽油机光杆,11、观察口,12、黄油嘴,13、内体,14、挡体,15、外体,16、弹簧,17、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自润滑注气防喷井口密封器是由穿套在抽油机光杆10上的密封器和防喷器组成。密封器整体固定井口处,抽油机光杆10穿过密封器内部,抽油机光杆10下端大头部的外壁两端均设置外螺纹。防喷器旋接在前述抽油机光杆10大头部的外壁上端,抽油杆与大头部的外壁下端旋接。
密封器是由上、下盘根盒3、5,以及与上、下盘根盒3、5相连的上、下压盖1、7、调偏法兰8和防喷座9组成。上盘根盒3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倒“凸”形圆柱体,其大头部外壁上、下部均开有外螺纹,内部为塔形盘根腔,塔形盘根腔内包套盘根。大头部外壁上部螺纹处旋接上压盖1,上压盖1与盘根间夹持有上压块2,上压块2与上压盖1间可放置弹簧。下盘根盒5为中间开有通孔的圆柱体,下盘根盒5外壁上端设有外螺纹,中下部凸出一个棱台,调偏法兰8外壁与下压盖7内壁旋接,下压盖7内壁上端与调偏法兰8上端面夹持在前述棱台两侧,下压盖7内壁与棱台外侧壁间留有间隙,下盘根盒5下部伸入调偏法兰8内,两者间留有间隙。在调偏法兰8的下端口内旋接有中心开孔的圆盘形防喷座9。下盘根盒5内设有上、下两个通过中心孔贯通的空腔,上部空腔为塔形盘根腔,下部空腔内壁设有螺纹,该螺纹处旋接有密封套6。密封套6由密封圈和密封块组成,密封圈外部设有螺纹,中心开有贯通的倒圆锥形空腔。密封块由两个对称的半圆锥体扣合形成一倒圆锥体,其中心开有通孔,密封块外壁锥度与密封圈的倒圆锥形空腔的锥度一致。上、下盘根盒3、5通过连接节箍4连接,两者间形成黄油腔,在上、下盘根盒3、5侧壁处均开设有与黄油腔贯通的观察口11和黄油嘴12。通过向黄油腔内加注黄油,可避免油井在出水、干抽和间出时抽油机光杆10干磨盘根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占岭,未经汤占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