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铊污染原水应急处理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0187.3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0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黄念禹;沈军;梁伟杰;常颖;董玉莲;赖源平;郑耀晃;漆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应急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铊污染原水应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铊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极低,但是在多金属矿藏内富集。冶炼废水和坑矿废水及矿化区广泛存在的尾矿是地表水中Tl的主要来源。铊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对肝、肾有损害作用。吸入、口服可引起急性中毒;可经皮肤吸收。口服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厌食等,3~5天后出现多发性颅神经和周围神经损害,出现感觉障碍及上行性肌麻痹。中枢神经损害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脱发为其特异表现。皮肤出现皮疹,指(趾)甲有白色横纹,可有肝、肾损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Tl的含量应低于0.1μg/L。
当冶炼等相关行业突发事故,极易造成河水等地表水中的铊含量超标,严重威胁到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安全。若自来水厂不能及时处理这种受铊污染的原水,势必影响水厂的正常生产,甚至有可能危及用户的生命安全。但是,现在未有适用于自来水原水处理的铊去除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铊污染原水应急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铊污染原水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取水头部,取水头部通过管路连接到取水泵站,取水头部与取水泵站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氧化剂添加口,取水泵站后通过管路连接有接触反应池,氧化剂添加口到接触反应池之间设有管状反应器,接触反应池后连接有配水井,配水井后连接有混凝反应池,配水井与混凝反应池之间设有絮凝剂添加口,混凝反应池后连接有沉淀池,沉淀池后连接有砂滤池。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处理系统,可有效地降低铊污染原水中铊元素的含量,保证了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铊污染原水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取水头部1,取水头部1通过管路连接到取水泵站3,取水头部1与取水泵站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氧化剂添加口2,取水泵站3后通过管路连接有接触反应池4,氧化剂添加口2到接触反应池4之间设有管状反应器,接触反应池4后连接有配水井5,配水井5后连接有混凝反应池7,配水井5与混凝反应池7之间设有絮凝剂添加口6,混凝反应池7后连接有沉淀池8,沉淀池8后连接有砂滤池9。
使用时,将氧化剂从氧化剂添加口添加到原水中,使氧化剂与原水中的铊元素混合均匀,并在管状反应器反应至少6小时,之后在接触反应池中通入臭氧,进一步与铊元素反应,之后通过絮凝剂添加口添加絮凝剂使原水中的铊元素反应,絮凝物之后沉淀,最后通过过滤即可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铊元素,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未经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拉丝用漏板
- 下一篇: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