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0159.1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好强;孙爱军;马会民;陈汉杰;黄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宏源车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工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轧钢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采用轧钢加工技术制成的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飞边(又称耳子、溢边、披锋、毛刺)是采用轧钢加工技术制成的型钢表面沿长度方向出现的条状凸起,是钢材的一种表面缺陷,飞边是由于轧辊辊缝的存在而形成的,所以使用现有的轧钢加工技术制造出的型钢不可避免会存在飞边。出现在产品一侧的飞边被称为单面耳子,出现在产品两侧的飞边被称为双面耳子。有的飞边贯穿产品全长,也有的飞边呈局部、断续或呈周期性分布。产品表面出现的飞边必须去除掉,否则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也会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现有技术中为去除掉型钢上的飞边,需要通过人工手动磨削加工型钢表面,从而切削加工掉飞边。人工手动磨削加工型钢表面时,操作人员要用手抓捏着型钢或将型钢放置于台架上,然后通过角磨机来打磨掉型钢的飞边。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磨削加工型钢表面上的飞边,不仅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人工手动磨削加工型钢表面的方法不适宜大批量生产,进而导致生产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包括动力机构、连续传送机构以及刮刀机构,其中:
所述连续传送机构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传送件以及第二传送件;
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送件以及所述第二传送件移动,并通过移动的所述第一传送件以及所述第二传送件带动介于所述第一传送件以及所述第二传送件之间的工件沿预定轨道平移;
所述刮刀机构,包括刀具以及刮刀驱动装置;
所述刮刀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刀具移动至或固定于所述预定轨道上,使所述刀具在所述工件沿所述预定轨道移动并经过所述刀具的过程中切削掉所述工件的飞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中,动力机构能够带动第一传送件以及第二传送件移动,并通过移动的第一传送件以及第二传送件带动介于第一传送件以及第二传送件之间的工件沿预定轨道移动,而刮刀驱动装置能将刀具移动至或固定于预定轨道上,然后通过刀具在工件沿预定轨道移动并经过刀具的过程中切削工件的飞边,由此可见,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切削工件的飞边,切削工件的飞边的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手工来进行,工件移动的时间就是切削加工的时间,同时由于无需操作人员手工进行,生产效率更高,同时,切削加工工件的过程中更节省人力,劳动强度更小,而且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手工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故而更适宜大批量生产,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内第一传送件以及第二传送件带动工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传送件、第二传送件与工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中刮刀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中刮刀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的右视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内其中一根转动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内其中另一根转动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内其中又一根转动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4所示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内其中再一根转动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4所示去除工件飞边的设备内其中再一根转动轴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宏源车轮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宏源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