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亮度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0003.3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华;朱春强;杨松;诸葛申;缪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海威光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1J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亮度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亮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有些照明灯,比如隧道照明用灯,需要长时间开着。但是,隧道内的光照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强弱之分,在光线好的时候,隧道照明用灯不需要开到最亮,隧道内就有足够的光照。目前的发光照明灯只能以一定的功率发光,不会根据情况需要随时调节发光的强弱,这样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使照明灯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而现在有些隧道照明灯,是采用控制开启照明照明灯的数量和采用改变供电电压的方式来达到节能的效果,其中控制开启照明灯的数量来达到节能的效果是最为简单的控制方式,很多场合采用时间控制来关闭左边或是右边或是间隔交叉分布的照明灯,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对道路的光照度分布不均匀。另外,隧道内的光亮度会受外界亮度影响,而且外界亮度还受天气影响,采用时间控制的方式会造成灯具亮度与隧道内自然光亮度不相符合,造成能源的浪费,使用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光亮度检测系统,采集户外的光亮度传递到控制器,并控制隧道内的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光亮度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户外的光亮度变送器,光亮度变送器连接光亮度检测板,光亮度检测板与安装在室内的亮度控制器信号连接,亮度控制器连接着隧道照明灯的驱动电路。该系统由光亮度变送器采集户外的光亮度,并转换信号通过通讯双绞线传递给亮度控制器,亮度控制器输出信号给驱动电路并准确快速地控制隧道内照明灯的亮度,使隧道的光亮度与户外相匹配。
光亮度检测板包括接收光亮度变送器信号输出的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输入接口经过分压电路连接在CPU处理器上,CPU处理器上连接有通讯接口。光亮度检测板的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地将光亮度变送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亮度控制器包括CPU处理器,该CPU处理器分别连接有显示面板、键盘、通讯接口、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输出接口接有输出芯片,输出芯片连接驱动电路。其中输入接口连接主控装置,主控装置输出的高、低电平,分别表示“有车过往”和“无车过往”的信号指示,并将信号输入CPU处理器。当有车过往隧道时则自动根据户外自然光的亮度来匹配隧道内的照度,当无车过往隧道时则以固定的照度对隧道进行照明。输出芯片输出调光控制信号到驱动电路,并控制照明灯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准确快速地控制隧道内的光亮度,并且使隧道内的亮度与户外相匹配,避免了车辆进入隧道时视觉上的不适应,改善了交通安全。并且有效控制隧道内的照明灯的亮度,在无车过往的情况下降低照明灯的亮度,从而节省了隧道内照明灯的能力损耗,该结构安装容易,成本低,效果好,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亮度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亮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光亮度变送器1,光亮度检测板2,信号输入接口2-1,分压电路2-2,亮度控制器3,户外4,室内5,输入接口6,输出接口7,CPU处理器8,通讯接口9,显示面板10,键盘11,输出芯片12,驱动电路13,主控装置14,通讯双绞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这种光亮度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户外4的光亮度变送器1,光亮度变送器1连接光亮度检测板2,并将信号传送到安装在室内5的亮度控制器3,亮度控制器3连接着隧道照明灯的驱动电路13。其中光亮度检测板2包括接收光亮度变送器信号输出的信号输入接口2-1,信号输入接口2-1经过分压电路2-2连接在CPU处理器8上,CPU处理器8上连接有通讯接口9。其中亮度控制器3包括CPU处理器8,该CPU处理器8分别连接有显示面板10、键盘11、通讯接口9、输入接口6、输出接口7,输出接口7接有输出芯片12,输出芯片12连接驱动电路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海威光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市海威光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灯
- 下一篇:采油用碳纤维发热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