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近场通信的射频读卡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19764.7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6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兵辉;张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城东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近场 通信 射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近场通信的射频读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产品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中物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完善的结合,比如最近发展飞快的手机钱包所用的在2.4GHz频段通信的射频读卡设备,给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现有技术的在2.4GHz频段通信的射频读卡设备,比如售货机、售饭机或POS机,它们的感应区域很广,可以适合中远距离的信号传输,但由于感应区域很广,会造成误刷卡、误感应,所以要在射频读卡设备里安装屏蔽电路或屏蔽材料等,对射频读卡设备的感应信号进行限定,但安装屏蔽电路或屏蔽材料等会屏蔽信号的强度,造成射频读卡设备工作不稳定。
目前流行的手机钱包,在手机里装有射频智能卡,该射频智能卡是在现有SIM卡或UIM卡的基础上集成了射频电路,通过该射频电路可以与射频读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由于射频智能卡装在手机内,手机本身的个体差异很大,射频信号透过手机外壳后,其方向性不确定,且不同手机内的射频智能卡辐射功率方向不一样,若利用现有技术只具有单个天线的普通射频读卡设备来捕捉信号的话,很难对准手机内的射频智能卡的辐射方向,而且手机旋转一个方向(哪怕只旋转一个很小的角度),都有可能导致距离误判,以致产生误读卡,误交易的现象,无法保障读卡和交易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近场通信的射频读卡设备,不需要安装屏蔽电路或屏蔽材料等,射频读卡设备工作比较稳定;可以较好的解决安装射频智能卡的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因相对射频读卡设备方向或位置的不确定而产生的误读卡、误交易现象,保障了读卡和交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现近场通信的射频读卡设备,包括MCU、射频通信模块及射频通信天线,MCU通过所述射频通信模块与射频通信天线连接;
还包括距离检测模块及阵列扫描天线,所述阵列扫描天线包括至少一个阵列扫描开关组及至少两个子天线,每个阵列扫描开关组的一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子天线,另一端分别与MCU的控制端和距离检测模块连接,距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MCU连接;
所述MCU控制阵列扫描开关组轮流接通各个子天线,所述距离检测模块依次通过各个子天线接收射频智能卡发出的信号,根据各个子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出一个统计值发送给MCU,在该统计值达到MCU预设的门限值时,所述MCU启动射频通信模块通过射频通信天线与射频智能卡进行数据通信。
本实用新型使用阵列扫描天线对射频智能卡发出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在达到MCU预设的门限值时,才启动射频通信模块通过射频通信天线与射频智能卡进行数据通信,不需要安装屏蔽电路或屏蔽材料等,也就不会屏蔽信号的强度,解决了因安装屏蔽电路或屏蔽材料等造成的射频读卡设备工作不稳定的问题;而且使用的是阵列扫描天线,可以各个方向接收信号,能较好的接收射频智能卡发出的信号,可以较好的解决安装射频智能卡的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因相对射频读卡设备方向或位置的不确定而产生的误读卡、误交易现象,保障了读卡和交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射频读卡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一详细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读卡设备,如图1,包括MCU 1、射频通信模块2、射频通信天线3、距离检测模块4和阵列扫描天线5,所述阵列扫描天线5包括至少一个阵列扫描开关组及至少两个子天线,每个阵列扫描开关组的一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子天线,另一端分别与MCU1的控制端和距离检测模块4连接,距离检测模块4的输出端与MCU1连接;
在该图1中的阵列扫描天线5包括三个阵列扫描开关组,每个阵列扫描开关组连接有三个子天线,其中阵列扫描开关组的个数和子天线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阵列扫描开关组具体实施时,是由至少两个控制开关组成,每个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一个子天线,另一端接距离检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9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ata Matrix码条码解码芯片
- 下一篇:web漏洞扫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