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CM的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9426.3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希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cm 汽车 自动 雨刷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CM的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雨刷系统中,主要包括雨量感应器、控制器,通过替换原车辆的继电器,使得原车辆的间歇挡变成智能雨刷系统的自动挡,从而实现智能化刮雨。不过这种安装的前提是要求车辆的雨刮系统不经过BCM系统控制雨刮电机的,如果原车辆的雨刮系统需经过BCM来控制雨刮电机,这样原有的的方法无法实现。所以,对于经过BCM控制雨刮电机速度的雨刮系统,要让此类型的车辆实现智能雨刮功能比较复杂,问题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CM的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专门针对那些经过BCM控制的车辆雨刮系统而设计,通过控制器的连接安装,实现无损安装和智能刮雨,克服了无法对通过BCM对雨刷进行控制的车辆实现智能刮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系统包括控制器(1)和雨量传感器(2),控制器(1)包控制器外壳(3),其特点是:控制器外壳(3)的内部设有控制器电路板(4),控制器电路板的外部有控制线接口;雨量传感器包括相互扣合的传感器外壳(7)和传感器光学元件(8),传感器外壳(7)的内部设有传感器电路板(9),传感器电路板(9)的一端设有传感器控制线接口(10);雨量传感器(2)与控制器(1)之间用控制线束组件(11)连接,控制线束组件(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控制线束组件插头(12)和第二控制线束组件插头(13);控制器(1)一接口的控制线束引出两个线束,一个为连接组合开关的控制线(6),另一个为连接BCM系统的控制线(5),控制器(1)另一接口通过信号线束与雨量传感器(2)连接相连。所述的智能雨刷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了:信号获取模块,信号分析转换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各数据线将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自动雨刷控制系统,根据雨量的大小来控制特定车型电路的雨刮速度快慢。让雨量传感器的接线口连接控制器的接线口,控制器的另一接口连接BCM电路,再将组合开关的接口与控制器连接。本系统使雨刮组合开关原来间歇挡被定义为自动挡。拨到这个自动挡时,挡风玻璃处有雨滴或雨量变化时,雨量传感器的光学元件获得信号,并传至控制器,控制器电路信号通过BCM从而控制雨刮电机的刮雨速度,如雨量变化大,信号强度也随之变化,刮雨的速度相应变快或变慢,使得挡风玻璃镜面保持良好的视觉镜面;如 果挡风玻璃表面干净(无雨滴、雾气、降雪、液态异物等),这样感光元件不获取信号,雨刮电机暂停工作,不刮雨,也就这样就可以实现智能刮雨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可以不用拆卸原有BCM系统电路,不损坏原有电路就实现了此类型汽车的自动雨刷控制功能,减少安装汽车雨刷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难度,对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对通过BCM系统控制雨刮电机的电路兼容性好,极大提高了自动雨刷控制系统的实用性和普及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雨刷自动控制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控制器;2、雨量传感器;3、继电器外壳;4、控制器电路板;5、连接BCM系统控制线;6、连接组合开关的控制线;7、传感器外壳;8、传感器光学元件;9、传感器电路板;10、传感器控制线接口;11、控制线束组件;12、第一控制线束组件插头;13、第二控制线束组件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9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