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浪涌冲击及过电流保护的负温度热敏电阻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9089.8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枝清 |
| 主分类号: | H01C7/04 | 分类号: | H01C7/04;H01C7/13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浪涌 冲击 电流 保护 温度 热敏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是属于一种耐浪涌冲击及过电流保护的负温度热敏电阻。
背景技术:
浪涌抑制负温度热敏电阻主要起到电路开关瞬间抑制电路中突波电流且保护其他元件不受电流冲击而损害的作用。瞬间抑制突波电流后产品将直接连接在电路中长时间通电,但是其接通电路瞬间充放电能量同样作用于NTC元件两端。
目前,公知的浪涌抑制负温度热敏电阻其耐瞬间能量冲击电容值基本保证在100~1800uF左右。在此等级上的产品受能量冲击后产品急速发热,表面温度在200度左右,而其陶瓷体温度往往已经超过300度。如加大冲击的能量(加大电路中充放电电容的电容量),则陶瓷体瞬间温度降急速到达400~500度,同时陶瓷体两端电极降瞬间将能量冲入瓷体晶粒。由此,孔隙大且多的陶瓷体因为吸热散热不均匀导致本体薄弱处(大孔隙)被高能迅速击穿。所以常规抑制浪涌负温度热敏电阻往往在产品开关机瞬间(并行电容充电完成,放电瞬间)被击穿或者炸崩。这种情况给其他电路中需要保护的元器件造成重要的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长时间加载高温的使用寿命,保证其他元件能不受突波电流冲击损害的的耐浪涌冲击及过电流保护的负温度热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耐浪涌冲击及过电流保护的负温度热敏电阻,包括本体元件和设置在本体元件下端的引脚,所述的引脚与本体元件内部所设置的电极层相连接,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本体元件内部所设置的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引脚经电流保险丝连接所述本体元件内部所设置的另一电极层;所述的本体元件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不燃性硬质塑料绝缘层作为保护层保护本体元件的陶瓷体,采用第二引脚经电流保险丝连接连接所述本体元件内部所设置的另一电极层,能有效地防止浪涌产生的或线路故障产生的过大电流导致的过热而发生燃烧或爆炸、而导致安全问题,以及增加一个过电流保护功能,具有安全性能良好,使用范围更广等特点。通过在现有本体元件陶瓷体中加入微量元素,不但有利于改善陶瓷体的导电率,能够做出相对低电阻的产品,而且通过在陶瓷体内增加金属元素可以改善陶瓷体间晶粒的致密性,使得陶瓷体自身的强度增加,而且更提高了其瞬间抗能量冲击的等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元件1,第一引脚21,第二引脚22,另一电极层3,保护层4,电流保险丝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浪涌冲击及过电流保护的负温度热敏电阻,包括本体元件1和设置在本体元件1下端的引脚,所述的引脚与本体元件1内部所设置的电极层相连接,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第一引脚21连接所述本体元件1内部所设置的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引脚22经电流保险丝5连接所述本体元件1内部所设置的另一电极层3;所述的本体元件1为含有微量金属元素的陶瓷体。所述的本体元件1表面还设置有保护层4用来保护本体元件1的陶瓷体。采用微型结构的电流保险丝作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本体元件1中可加入的微量元素,其原子量在38~42之间,例如:氩、钾、钙,所加入的比例为0.8~1.5%之间,在本体元件1中还加入了另外一种原子量在85~93之间的辅助元素,例如:铷、锶、锆,所加入的比例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枝清,未经胡枝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9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无动力风机变压器
- 下一篇:抗干扰低噪声通信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