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8663.8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婧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荷 相互作用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仪装置,它能用在中学物理、小学自然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仪构造是用细线将支架悬挂,把玻璃棒或橡胶棒经过摩擦起电后放在支架上进行实验。但是,由于空气、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等不够干燥、洁净,使摩擦产生的电量较小,带电棒放在支架的重心位置不容易确定,支架用线悬挂易摆动、晃动,稳定性差,由于悬线扭转时会产生一个阻力矩,使带电棒不能偏转很大,甚至出现回转现象。有的实验装置利用托架,虽然减小了摩擦阻力,但系统没有处于稳定平衡,实验操作难。还有的实验装置虽然也把打孔的带电棒放在顶针上,但没有安放顶端,造成摩擦阻力比较大,影响实验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仪所造成的稳定性差,悬线扭转时会产生一个阻力矩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仪。该仪器不仅稳定性好,而且能减小带电棒转动时的阻力矩。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实验时,先取下玻璃棒或橡胶棒使其带电,然后分别把玻璃棒或橡胶棒通过小圆孔放在顶针上,如果有另外的带电体接近此带电棒时,两者所带的电荷极性相同时,使带电棒旋转,说明同种电荷相斥,反之说明异种电荷相吸。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仪由玻璃棒和橡胶棒、顶端、顶针和底座组成。在玻璃棒或橡胶棒中间处打一个通透的小圆孔,在小圆孔的上端安放一个金属顶端。水平底座上装有与底座垂直的顶针,含有顶端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放在顶针上,其重心在顶针上端点的正下方,使其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玻璃棒或橡胶棒可以在顶针上自由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玻璃棒或橡胶棒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转动的摩擦阻力很小情况下,进行研究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仪构造图。
图2是电荷间相互作用演示仪剖面图。
图3是安有放顶端玻璃棒或橡胶棒视图。
图4是玻璃棒或橡胶棒剖面图。
图5是顶端立体图。
图6是顶端视剖图。
图7是顶端剖面图。
在图1、2中玻璃棒或橡胶棒,2底座,3顶针,4顶端。
在图3中5俯视图,6正剖面图,7仰视图,8侧视图。
在图4中9玻璃棒或橡胶棒剖面图,10断面图。
在图5中顶端立体图
在图6中11俯视图,12正视图,13仰视图,14侧视图。
在图7中15顶端的内锥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在玻璃棒和橡胶棒(1)中间处打一个通透的小圆孔,在小圆孔的一端嵌入一个顶端(4),水平底座(2)上装有与底座垂直的顶针(3),含有顶端(4)的玻璃棒或橡胶棒通过下面的小圆孔放在顶针(3)上,玻璃棒或橡胶棒放在顶针上,其重心在顶针上端点的正下方,使玻璃棒或橡胶棒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在图5、6、7中,顶端(4)用金属制作,顶端为圆柱型。顶端与玻璃棒或橡胶棒垂直相交,顶端的上表面为圆柱体的侧表面,当顶端嵌入玻璃棒和橡胶棒小圆孔内时,使其上表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上表面相平。顶端下端为圆锥型孔,内表面(15)是圆锥型,锥顶在圆柱型顶端的内部,顶端的锥顶与顶针接触面光滑,可以减少顶端内表面(15)与顶针(3)之间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婧,未经李洪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8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