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画面取景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7989.9 | 申请日: | 201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9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潘世敏;薛永斌;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世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13/02 | 分类号: | G03B13/02;G03B13/04;G03B1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画面 取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和影像采集及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画面取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安全监控应用的发展,摄像机的应用范围随之不断扩大,现有的图像采集设备由摄像机和镜头组成,其取景范围是完整连续的,但受到摄像机与镜头本身的参数限制,存在取景盲区。当需要同步摄入现有取景范围之外的某个物体影像时,就要使取景范围变大。扩大取景范围,现在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调小镜头的焦距,但这样会导致所摄物体缩小,达不到辨识要求,并且镜头焦距的调整是有下限的。
2、通过后移采集设备的位置,这样同样会使所摄物体变小,达不到辨识的要求,并且有时设备为止受安装环境条件限制,无法向后移动。
3、采用更大规模像素的摄像机或焦距范围更宽的镜头,这样就带来了使用成本上的大幅度增加。以工业级CCD摄像机为例,140万、200万、500万像素级产品之间的差价在数千元左右乃至近万元。
4、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再增设采集设备,用第二套或更多套摄像机镜头组合来完成取景要求,这样同样会带来使用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光学原理,在摄像机镜头前增加一个取景器,以一个小成本的附加装置,突破摄像机镜头等图像采集设备的硬件限制,在摄像机镜头场景中,以不妨碍主画面必须要有的影像信息为前提,同步获取图像采集设备摄像头原来取景范围外任意位置的物体影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超画面取景器,包括外壳、调节杆和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反“L”型左片(1)、“L”型右片(2)及前片(3)构成,左片和右片大小相等,左右片在同一水平位置分别与前片的左右侧成90°连接,前片上部中央位置设有一圆孔卡口,左右两片的上半部各设有一个调节槽组(4-1),所述的左右两片调节槽组(4-1)内设有第一调节杆(5-1),所述的第一调节杆上设有镜片(10-1),左右两片下半部各设有与调节槽组(4-1)反向的调节槽组(4-2),所述的调节槽组(5-2)内设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的第二调节杆上设有镜片(10-2),所述的上、下镜片随第一和第二调节杆做360°旋转,根据光学原理和摄像镜头要求,将上、下镜片按实际反射角度要求调整,把调节杆固定在调节槽内。
所述的反“L”型左片和“L”型右片,对外翻折出的底片两侧边缘设有安装孔。
所述的外壳前片设有一圆孔卡口,卡口直径略大于图像采集设备摄像镜头直径,使得图像采集设备摄像镜头完全嵌入。
所述的调节槽组(4-1)包括一根竖直调节槽和三根等长的水平调节槽,所述竖直调节槽顶端与最上方的水平调节槽右端连接,所述竖直调节槽3/4处与最下方的水平调节槽右端连接,所述三根水平调节槽等距离间隔排列,所述竖直调节槽和水平调节槽之间联通。
所述的调节槽组(4-1)包括一根竖直调节槽和三根等长的水平调节槽,所述竖直调节槽底端与最下方的水平调节槽右端连接,所述竖直调节槽1/4处与最上方的水平调节槽右端连接,所述三根水平调节槽等距离间隔排列,所述竖直调节槽和水平调节槽之间联通。
所述的镜片采用表面镀铝玻璃镜面板或PV高聚酯镜面板或铝塑镜面板或不锈钢镜面板。
所述外壳的外部可装有防护罩或直接安装于图像采集设备自带防护罩的内部前端。
在最终成像图像中,所需取景对象的图像出现在最终成像图像右上角,形成“画中画”。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超画面取景器,不需要通过缩小采集设备摄像镜头焦距、后移整套图像采集设备、大幅度提高成本升级摄像机及镜头以及增加采集设备等方法,在不损失主场景中物体辨识度的同时,将取景范围外的物体投射到图像采集设备中,形成“画中画”的影像组成。具有结构简单,造价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反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产品效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实施例场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实施例画面图;
参照图1,1是反“L”型左片,2是“L”型右片,3是前片,-1和4-2是调解槽组,5-1和5-2是调节杆,10-1和10-2是镜片;
参照图2,6是摄像机成像芯片,7是镜头,8是图像采集设备本身的取景范围,9是取景范围之外的物体,10-1是超画面取景器中的上镜片,10-2是超画面取景器中的下镜片;
参照图3,11是取景范围内画面,12是超画面取景器所投射的取景范围外物体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世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世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