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17929.7 | 申请日: | 201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钟丹田;耿宝宏;张军阳;王茂军;朱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G01R1/067;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电压 分布 无线 测量 系统 | ||
1.一种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主要包括避雷器内部电压分布测量探头(1)和主机(2),电压测量探头(1)由外壳(11)和内部电路构成,电压测量探头(1)的内部电路包括MCU、无线模块(12)和电压测量及变换电路(13),外壳(11)为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圆饼形状;主机(2)主要由第二MCU、第二无线模块NRF24L0PA、信号测量及变换电路和远程通信电路构成;主机(2)为铝外壳,天线(5)外置;该系统还包括可以与主机(2)进行数据交换的上位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电压测量探头(1)至少为1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测量探头(1)设置在避雷器(6)内部,穿插到电阻片(7)中,外壳(11)分上下两个端盖,上端盖(3)的上面和下端盖(4)的下面均是由圆形电路板粘合而成,电路板一侧敷铜并使铜箔外露,电路板另一侧接入电压测量探头(1)内部电路;外壳(11)侧面开有圆孔(14),电压测量探头(1)内部的电源开关(15)伸入圆孔(1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路板另一侧接入电压测量探头(1)电压测量及变换电路(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测量探头(1)的内部电路由MCU、无线模块(12)、电压测量及变换电路(13)、电源开关(15)、电源指示灯(16)、电池(17)和拨码开关(18)构成;无线模块(12)分别与电池(17)、拨码开关(18)和电源开关(15)相连;MCU和无线模块(12)均由电池(17)供电,拨码开关(18)设置地址并由MCU读取并储存,MCU采用C8051低功耗芯片;无线模块(12)为NRF24L01无线模块,采用内置链路层的GFSK单收发芯片;电压测量及变换电路(13)与MCU相连;电源开关(15)伸入外壳(11)下端盖(4)的圆孔(14)中,电源开关(15)下方设有电源指示灯(16);电池(17)采用3.6V,容量450mAH的工控电池;用于选择各探头地址的拨码开关(18)的地址范围为1~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变压器电压测量功能的主机(2)与电压测量探头(1)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外部接口为DB9针口和卡隆接口,通信电缆通过DB9针口接入主机(2),卡隆接口与变压器二次侧抽头连接;主机(2)电路部分有电源电路、第二MCU、第二无线模块NRF24L0PA、信号测量及变换电路、远程通信电路;电源采用4节1.5V电池,第二MCU与第二无线模块NRF24L0PA相连,第二MCU经通信电缆传给上位机,主机(2)通信采用RS485方式,传输距离1000m,传输采用两芯屏蔽电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避雷器电压分布无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位机通过屏蔽电缆连接到系统主机(2)上,上位机采用PC机或工控机与主机(2)通信,上位机与主机(2)之间以485总线方式传输,上位机与主机(2)之间加信号隔离,主机(2)内部设有高速光耦对信号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9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器件的检测治具
- 下一篇:地铁电客车数字式电量计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