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7848.7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峰;方桂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正顺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逃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高楼逃生器。
(二)背景技术
当居住在三层以上的居民,处于危险状态如火灾、地震等,且不能从正常出口楼道、电梯等逃生时,需要逃生器逃生,但是目前缺乏较好的高楼逃生器。
发明的内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逃生者本身的自重和弹簧刹车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刹车力,使逃生者达到逃生目的的高楼逃生器。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高楼逃生器包括弹簧吊钩、钢丝绳、绕丝器、刹车鼓、手柄、弹簧刹车、箱体、安全带;箱体内纵向、横向分别装有刹车鼓、弹簧刹车,刹车鼓内装有绕丝器,绕丝器上绕有钢丝绳,钢丝绳与箱体外的弹簧吊钩相连,弹簧刹车穿过刹车鼓的下部上端,弹簧刹车的其中一头与箱体外的手柄相连,手柄能控制弹簧刹车,安全带穿过刹车鼓的下部下端到箱体外。本发明创造可利用逃生者本身的自重和弹簧刹车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刹车力,使逃生者缓慢下降,从而达到逃生的目的。紧急时逃生者从箱体内拿出安全带穿好,将安全带上的扎扣与安全带相连;将吊钩钩在预装在墙上的吊环内,即可从窗户跳下,钢丝绳沿绕丝器旋转,人体与逃生器一起下落,此时逃生器内的刹车鼓受重力和弹簧刹车的作用下,抱紧绕丝器,从而使下降速度减慢,避免落地后受伤。当下降速度过于缓慢时,可推动手柄,减少绕丝器与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力,使下降速度增加,但最大速度也不会超过4m/s以确保安全。
本发明创造可利用逃生者本身的自重和弹簧刹车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刹车力,使逃生者达到逃生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创造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创造左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写实施例:
一种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高楼逃生器包括弹簧吊钩1、钢丝绳2、绕丝器3、刹车鼓4、手柄5、弹簧刹车6、箱体7、安全带8;箱体7内纵向、横向分别装有刹车鼓4、弹簧刹车6,刹车鼓4内装有绕丝器3,绕丝器3上绕有钢丝绳2,钢丝绳2与箱体7外的弹簧吊钩1相连,弹簧刹车6穿过刹车鼓4的下部上端,弹簧刹车6的其中一头与箱体7外的手柄5相连,手柄5能控制弹簧刹车6,安全带8穿过刹车鼓4的下部下端到箱体7外。本发明创造可利用逃生者本身的自重和弹簧刹车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刹车力,使逃生者缓慢下降,从而达到逃生的目的。当居住在三层以上的居民,处于危险状态如火灾、地震等,且不能从正常出口楼道、电梯等逃生时,可利用本逃生器逃生。紧急时逃生者从箱体7内拿出安全带8穿好,将安全带8上的扎扣与安全带8相连;将吊钩1钩在预装在墙上的吊环内,即可从窗户跳下,钢丝绳2沿绕丝器3旋转,人体与逃生器一起下落,此时逃生器内的刹车鼓4受重力和弹簧刹车6的作用下,抱紧绕丝器3,从而使下降速度减慢,避免落地后受伤。当下降速度过于缓慢时,可推动手柄5,减少绕丝器3与刹车鼓4之间的摩擦力,使下降速度增加,但最大速度也不会超过4m/s以确保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正顺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市正顺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柱管道离心泵轮式加压装置
- 下一篇: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收集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