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畅开式多槽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17020.1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京玉;王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京玉 |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畅开式多槽 引流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病人手术后引流血液的引流管。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病人手术后,其所用的引流管为圆管形,前段头部也即引流管近端管壁带有若干个侧孔,管内腔与侧孔相通。这种设计不尽完善,当病人手术后出现血液凝块时,管内腔或/和侧孔易出现阻塞,即引流就会不畅,引流效果不好,且引流管直径相对粗大,对病人损伤较大、安全性能差,临床上使用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病人手术后使用的新型畅开式多槽引流管;其引流管近端即从引流管头部到定位标志点(引流管放在病人体内)采用特殊形状的畅开式多槽型结构,引流管远端即从定位标志点到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接口处(引流管在病人体外)采用圆管型结构;引流管近端的多个内腔与引流管远端内腔相通。达到了引流效果好,对病人损伤较小,使用方便,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案实现的:
畅开式多槽引流管,由引流管近端部分6和远端部分7组成一根管,其特征是:引流管近端部分6采用畅开式多槽型结构,即其管壁1上有多个管壁槽2,管腔内有多个内管腔8,每条管壁槽 2与对应的内管腔8相通,每个管腔8通过内管腔架9相隔,多个内管腔8与引流管远端管腔10相通。
所述的畅开式多槽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管近端6与远端7的分界点为定位标志点3,该定位标志点3前引流管近端部分6全在病人体内。
所述的畅开式多槽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管管壁上有一条着色的显影线4。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引流管近端6的管壁1上有多个管壁槽2,管腔内有多个内管腔8,病人流出的血液或液体通过管壁槽2流入内管腔8中,管壁槽2为畅开式结构,与人体内组织接触面大,通过负压及虹吸作用容易引流出血液或其它液体,且防止血液凝块阻塞而影响引流。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不增加引流管直径的条件下采用畅开式多槽结构,引流效果好,对病人创伤较小,使用方便,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畅开式多槽引流管整体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引流管近端部分的前截图,也是图1中A-A放大剖示图。
图3为图1引流管远端部分的后截图,也是图1中B-B放大剖示图。
图4为图1引流管的三维视图。
图5为图1引流管近端部分的前视图,也是图1中C向放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近端管壁, 2、管壁槽,
3、定位标志点, 4、显影线, 5、远端管壁,
6、近端部分, 7、远端部分, 8、近端内管腔,
9、内管腔架, 10、远端管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在病人手术后,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的不同,通常放置1-2根引流管,最多可放置5-10多根引流管;每根引流管的远端与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瓶相连,用于引流病人手术后的血液或其它液体。
参看图1、图2和图3,引流管由引流管近端部分6和远端部分7组成;引流管近端6即从引流管头部到定位标志点3(引流管放在病人体内)采用畅开式多槽型结构,引流管远端7即从定位标志点到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接口处(引流管在病人体外)采用圆管型结构;引流管近端6的多槽型所形成的多个内管腔8与引流管远端管腔10相通。血液或液体通过引流管近端管壁槽2流入内管腔8,近端的多个内管腔8再流入引流管的远端管腔10,引流管的远端与引流瓶的接口相接进入引流瓶。在引流管的管壁上有一条着色的显影线4,显影线4不透过X光等射线,手术后检查可观察引流管在病人体内的位置。在引流管的管壁上有一定位标志点3,在放置引流管时近端部分6全在病人体内,定位标志点3在皮肤附近。
参看图4图5,引流管近端6的畅开式多槽型结构为四个腔即近端管腔8为四个同样结构的腔,相对应的管壁槽2也是四个,形成“十”字形内腔架9;当引流管近端的畅开式多槽型结构为三个腔即近端管腔8为三个同样结构的腔,相对应的管壁槽2也是三个,形成“Y”字形内腔架9;引流管近端的畅开式多槽型结构为二个腔即近端管腔8为二个同样结构的腔,相对应的管壁槽2也是二个,形成“一”字形内腔架9。
工作原理:引流管近端6放入病人的手术部位,引流管近端6的管壁1上有多个管壁槽2,管腔内有多个内管腔8,病人的血液或液体通过管壁槽2流入内管腔8中,再进入远端管腔10,最后流入引流瓶;管壁槽2为畅开式多槽型结构,与人体内组织接触面大,通过负压及虹吸作用易引流出血液或其它液体,且防止血液凝块阻塞而影响引流。负压由负压引流瓶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京玉,未经王京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黑莓果肉果汁醋酸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