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煎滤袋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6870.X | 申请日: | 201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毕晓杰;许红霞;王光龙;杨少辉;乔志芬;胡远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晓杰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煎滤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将药品制成特殊的服用形式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中药煎滤袋。
背景技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主要起源于我国,除了植物药以外,还包括动物药、介壳类、矿物类。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由于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熬方法或煎熬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同时煎药要注重火候,火候的控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如解表药,适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药文火久煎。另外,煎熬后的药液要进行过滤,去除药液中的药渣,才能服用。现有煎熬中药往往把中药原料放置于容器中加水进行混合煎熬,煎熬后采用纱布进行过滤,其存在着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中药原料混合煎熬后的药渣滤除存在着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的中药煎滤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煎滤袋,其包括一长条状的、三端封闭、口部可打开的袋体,该袋体上均布有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口部的袋边反折与袋体缝合构成袋口绳腔,在该袋口绳腔中设有两端露于腔外的束口绳,在所述的袋体上至少设有一条袋条,所述袋条的两侧边与袋体缝合构成袋体绳腔,在袋体绳腔内设有两端露于腔外的束体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带有滤孔的袋体,袋体口部的袋口绳腔中设有两端露于腔外的束口绳,在袋体缝合至少一条袋条而构成的袋体绳腔内设有两端露于腔外的束体绳,中药原料可分别装于由束体绳、束口绳依次系封的袋体,再放入容器内水煎,煎熬完毕取出装有中药的袋体即可饮用药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立体视图。
图中:1.袋体,2.袋口绳腔,3.束口绳,4.袋条,5.袋体绳腔,6.束体绳。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一种中药煎滤袋,其包括一袋体1。该袋体1呈长条状的、三端封闭、口部可打开。
袋体1可采用带有滤孔的、张力强的纱布制成。
如附图所示,袋体口部的袋边反折与袋体1缝合构成袋口绳腔2,在该袋口绳腔2中设有两端露于腔外的束口绳3。束口绳3拉紧系封袋体口部。
在袋体1上设有袋条4。袋条4的两侧边与袋体1缝合构成袋体绳腔5,在袋体绳腔5内设有两端露于腔外的束体绳6。束体绳6拉紧系封袋体。
为了将袋体系封形成不同的空间,利于多种不同的中药原料分别封放于袋体内,在袋体上可设有多条袋条。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是在袋体1上设有3条袋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中药原料可分别装于由束体绳、束口绳依次系封的袋体,再放入容器内水煎,煎熬完毕取出装有中药的袋体即可饮用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晓杰,未经毕晓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6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