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铜自动铆银点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6683.1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凯韦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1/06 | 分类号: | H01H1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 地址: | 52846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自动 铆银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铜自动铆银点机。
背景技术
活动铜是用于电器开关中的电器元件,活动铜需要铆接银点后再装配到电器开关中使用。传统活动铜的铆银点是将银点置于模具上,再将活动铜置于模具中,使银点穿设于活动铜上预留的孔中,利用冲压装置冲压银点,将银点铆接在活动铜上,再将铆银点后的活动铜从模具上取下来,然后继续上述过程。由于传统活动铜的铆银点生产方式不连续,生产效率低,导致活动铜的生产成本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研发了一种活动铜自动铆银点机,通过该活动铜自动铆银点机可实现活动铜的铆银点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铜自动铆银点机,以实现活动铜的铆银点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动铜自动铆银点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座;
一转动盘,该转动盘通过转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
若干模具,其环形均匀设置于转动盘上,所述模具包括模具座,模具座上设置有一活动铜容置空间,模具座内设置有卸料孔;
一铆银点装置,该铆银点装置安装在底座上,且该铆银点装置与转动至其下方的模具配合,以将置于该模具活动铜容置空间内的银点和活动铜铆接;
一卸料装置,该卸料装置位于铆银点装置的后工序位置,以将铆银点后的活动铜从模具上卸下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铆银点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安装可冲压置于活动铜容置空间内银点的冲压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卸料气缸、可穿设于卸料孔内的顶出针及吹料器,所述卸料气缸活塞杆与顶出针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向模具内的活动铜容置空间输送银点的振动整列筒,振动整列筒的出口与一银点输送导轨对接,银点输送导轨的末端安装有送料气缸,送料气缸活塞杆上安装有将银点输送至活动铜容置空间内的输送块。
上述转动机构包括棘轮及驱动气缸,所述转动盘与棘轮轴固定连接,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连动块,连动块上枢设有推钩,推钩与棘轮啮合,连动块上安装有推钩复位弹簧,棘轮的一侧安装有可防止棘轮反向转动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活动铜铆银点的自动化和连续性生产,而且提高了活动铜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活动铜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银点送入模具后的示意图;
图3是活动铜放入模具后的示意图;
图4是自动铆合银点的示意图;
图5是活动铜卸料示意图;
图6是转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转动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活动铜自动铆银点机,包括:一底座1、一转动盘2、若干模具3、一铆银点装置4、一卸料装置5及用于向模具输送银点的振动整列筒6。
该转动盘2通过转动机构7安装在底座1上,如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7包括一棘轮71及一驱动气缸72,其中,转动盘2与棘轮71轴固定连接,棘轮71转动时可带动转动盘2同步转动,在驱动气缸7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连动块73,连动块73上枢设有推钩74,推钩74与棘轮71啮合,连动块73上安装有推钩复位弹簧75,棘轮71的一侧安装有可防止棘轮71反向转动的挂钩76。
该转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气缸活塞杆在气缸的作用下水平向左运动,带动连动块绕棘轮轴心作顺时针圆周运动;然后,气缸向右拉动气缸活塞杆,使连动块回到起始位。重复前面的动作,以达到转动盘自动旋转工作。
当然,转动机构还可采用其它的公知结构,如利用伺服电机驱动蜗轮蜗杆的结构等等,在此不作详述。
在转动盘2上环形均匀设置有若干模具3,如图1所示,模具3包括模具座31,模具座31上设置有活动铜容置空间32,该活动铜容置空间32用于放置银点8和活动铜9,模具座内设置有卸料孔33。
在底座1上安装有铆银点装置4,该铆银点装置4与转动至其下方的模具3配合,可以将置于该模具上的银点8和活动铜9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凯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凯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6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