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井式停车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6585.8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8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政华;高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政华 |
主分类号: | E04H6/12 | 分类号: | E04H6/12;E04H6/18;E02D29/045;E02D2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2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停车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井式停车场,尤其是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是一种环保、节能、低碳概念的新技术和新方式,属于交通基础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现有城市停车场主要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类。地上停车场包括路边占道停车位和露天专用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建在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并分为多层。因此现有城市停车场存在有;露天专用停车场由于占用面积较大将增加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同时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地下停车场占用建筑空间非常大,车辆必须是在发动机低速、低档状态下要经过转向、前进、倒车、再前进才可以将车辆停泊到狭窄的停车位,关键是出来时的发动机必须在低速、低档、大油门爬坡的状态下才可将车辆开出地下停车场,将大幅度的增加了燃油消耗和尾气的排放量,其它钢构框架的立体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制造成本高的不足和欠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井式停车场,旨在克服现有停车场所存在的;路边占道停车位将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露天专用停车场由于占用面积较大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地下停车场占用建筑空间非常大,制造成本高,特别是出来时的发动机必须在低速、低档、大油门爬坡的状态下才可将车辆开出地下停车场,因此将大幅度的增加了燃油消耗和尾气的排放量,其它钢构框架的立体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制造成本高的不足和欠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可根据需要将它设置在繁华区域的路边和广场及小区的地下或地下与地上同时综合利用,其占地面积较小。(2)采用地下分左右多层货架式的停车位,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地上部分加设钢构框架停车位。(3)左右多层货架式的停车位中间底层铺设吊盘式车辆输送导轨,该导轨上设有吊盘移动框架,吊盘移动框架顶端设有吊盘升降驱动装置,中间的多层吊盘输送装置上分别设有可移动和升降的驱动装置可实现车辆进、停、出、停车场的整个过程中发动机都是在完全停止状态下完成的,可大幅度的节约了燃油消耗和减少尾气的排放量。(4)它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环保、节能、低碳概念的新技术和新方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地下部分设有多层货架式停车位,地上部分还可以加设多层货架式停车位,地下左右两排多层货架式停车位中间的底部设有吊盘移动升降主框架导轨,该导轨上面设有可以移动的吊盘移动升降主框架,吊盘移动升降主框架的上端设有吊盘升降驱动装置,中间设有可以上升和下降的吊盘框架,下端设有吊盘移动升降主框架驱动装置,吊盘框架上设有多层车辆输送装置框架,该框架上设有车辆输送装置,每个车辆输送装置上面都分别设有车辆输送升降托盘、车辆输送驱动装置、车辆输送升降托盘伸缩杆、车辆输送升降托板、车辆输送液压升降缸、车辆输送升降托盘伸缩杆驱动装置、车辆输送升降托盘固定杆、车辆输送升降托盘固定杆转动装置、吊盘车辆输送导轨、车辆输送传动轴、车辆输送升降托盘摄像头与反射镜、车辆输送驱动轮、多层车辆输送装置框架动程开关。每个车辆输送升降托盘上设有车辆输送升降托盘摄像头与反射镜,以保证准确的对接到输送车辆底盘的承重支承点的位置。多层车辆输送装置框架上设有可与每个停车位输送导 轨相对应的吊盘车辆输送导轨和多层车辆输送装置框架动程开关它们可实现吊盘车辆输送导轨与每个停车位输送导轨准确的对接和输送车辆的平稳进出停车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盘车辆输送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吊盘车辆输送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吊盘车辆输送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辆横向进出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纵向进出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政华,未经高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6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