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排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6491.0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3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丽;王红霞;叶强蔚;曹泽标;郭莉钰;尹桂勤;史长满;谭任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排水管,尤其是指空气夹层结构的排水管。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工作时,空气在与温度较低的蒸发器换热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溶解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表面,在满足成核冷凝的条件下,就会形成冷凝的液态水。所形成的液态水必须及时得到还原转化为汽态水或是及时被收集并外排,否则越积越多的冷凝液态水会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喷出而污染室内环境。目前,空调系统普遍做法是将冷凝液态水收集并外排,除了连接密封可靠、无泄漏的基本功能要求外,由于冷凝液态水温度较低,为避免外排管壁产生冷凝水,排水管还应具有较低的传热系数;又由于安装施工及耐用等要求,外排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抗压、抗拉、抗扭、抗弯、耐老化等性能。目前,市售的排水管及技术文献公开的排水管技术方案是通过波纹内管包覆保温套管的技术路径实现上述功能,如CN201327161Y所记载的《冷凝水排水管》。虽然现有的产品及技术方案均能很好的实现上述功能,但却存在包覆套管的装配、胶水粘接或捆绑等工艺过程,工序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点,还存在一个共性的缺点:波纹内管的波浪形凹槽容易形成残留积水、搭桥积尘,容易造成细菌滋长、管路堵塞、密封泄漏等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更可靠安全的排水管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排水可靠、保温效果好、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新型排水管。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其包括光滑壁内管层、波纹壁外管层,该波纹壁外管层设置在光滑壁内管层外,并且两者两端熔合密封头,光滑壁内管层与波纹壁外管层之间设有中间空气夹层。
该光滑壁内管层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成型,壁厚为0.3~1.5毫米,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优异的弹性、韧性力学性能特点使得内管层既具有光滑壁结构也具有抗拉、抗扭、抗弯而不破坏的性能。
该波纹壁外管层采用热塑性塑料材料成型,壁厚为0.3~1.2毫米,热塑性塑料优异的刚性力学性能特点使得外管层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保护了内管层免受挤压,同时波纹壁结构也使外管层具有抗拉、抗扭、抗弯而不破坏的性能。
该中间空气夹层根据保温性能要求的高低,可设置不同的厚度范围,一般设置为2~5毫米(指光滑壁内管层与波纹壁外管层最小间隙处)。由于空气的传热系数比常用泡棉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要低,又由于空气夹层属于封闭结构,避免了夹层空气与外部空气的对流,因此,同样厚度的情况下,空气夹层的保温性能优越于泡棉保温材料。
两端熔合密封头属于在复合挤出成型过程中自然熔合。复合挤出工艺已属成熟的常用技术手段,在此不进行赘述。
当排水管长度较长时,为加强中间支撑力度,中段可设置中段熔合连接结,该中段熔合连接结属于在复合挤出成型过程中自然熔合的光滑壁内管层与波纹壁外管层之间的连接结,根据排水管规格的长短进行设置,数量可以是零个或多个。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排水管的密封排水可靠、保温效果好、不会残留积水、难以形成积尘、难以滋长细菌;一次性复合挤出工艺即可完成,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夹层结构排水管1/4剖面破断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
实施例一
排水管规格∮28×530mm,光滑壁内管层(1)壁厚0.5mm,波纹壁外管层(2)壁厚0.5mm,中间空气夹层(3)厚度2mm,两端熔合密封头(4a、4b)长度分别为25mm。
光滑壁内管层(1)选用牌号为Texin285的拜耳TPU,喂料段到机头段温度分布为165℃~230℃,挤出速度:2.3g/s。波纹壁外管层(2)选用牌号为B8101的燕山石化PP和牌号为7600M的燕山石化PE按2:1的质量份数比共混,喂料段到机头段温度分布为165℃~230℃,挤出速度5.2g/s。模具的平均运行速度为8米/分钟,模具温度设定为45℃,内管层平均气压设定为0.135MPa,外管层平均气压设定为0.125MPa,当模具运行到两端熔合密封头(4a、4b)时,运行速度减慢为平均速度的80%,内管层气压降低为平均气压的45%,外管层气压均降低为0 MPa,这样内管层与外管层在两端熔合密封头(4a、4b)即可局部积料增厚而形成了热熔合,熔合点之间形成的区域即为空气夹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6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翻转夹具
- 下一篇:集钻、镗、内螺纹切削及喷气排屑于一体的镗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