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多波直流电焊及交流发电两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5885.4 | 申请日: | 201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清;蒋神旺;李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隆动力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1/12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直流 电焊 交流 发电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多波直流电焊及交流发电两用机。
背景技术
目前,2极10KW以下的小功率直流电焊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单相发电绕组整流出来的只是单波直流电焊机,转子旋转一周,电流值出现从小到大,又从大到位小的波形变化,根本无法提供均匀等大的电流,焊接的工件的过程中有产生气孔,阻滞和焊渣飞溅的现象;无法进行轻松、流畅和高质量的焊接;交流电焊机的电焊效果易如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解决焊接时产生气孔、焊渣飞溅,操作方便,实用的永磁多波直流电焊及交流发电两用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永磁多波直流电焊及交流发电两用机,包括有:前端盖1、风叶2、永磁转子3、机体4、绕组定子铁芯5、后端盖6、主轴10;其中:永磁转子3装设于主轴10上,风叶2装设于永磁转子3的一侧,绕组定子铁芯5装设于机体4内壁上,位于永磁转子3外方;机体4的左侧设有前端盖1,右侧设有后端盖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后端盖6上装设有整流盘12;
所述的绕组定子铁芯5是由数个硅钢定子铁芯片7叠装而成;所述的定子铁芯片7内圆周上均布设有数个槽孔;所述的槽孔上均布绕有等跨距绕组8;每个等跨距绕组8的出线端接有二极管;所述的二极管装设于整流盘12的孔13上;
所述的绕组定子铁芯5上连接有交流绕组9。
所述的整流盘12由二个“C”形板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数个独立的等跨距绕组8,依次沿发电机绕组定子铁芯5圆周均匀分布,让等跨距绕组8上的整流二极管随着永磁转子3的旋转,依次整流数个独立的等跨距绕组8;全波整流了数台独立的小型发电机;整流出来的直流波形细密、均匀、流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等跨距(1槽至12槽)绕组全波整流,改善了输出电流波形的大小变化间隙,使电压纹波系数变小,解决了电焊时气孔、焊渣飞溅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绕组定子与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整流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永磁多波直流电焊及交流发电两用机,包括有:前端盖1、风叶2、永磁转子3、机体4、绕组定子铁芯5、后端盖6、主轴10;其中:永磁转子3装设于主轴10上,风叶2装设于永磁转子3的两侧,绕组定子铁芯5装设于机体4内壁上,位于永磁转子3外方;机体4的左侧设有前端盖1,右侧设有后端盖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后端盖6上装设有整流盘12;
所述的绕组定子铁芯5是由数个硅钢定子铁芯片7叠装而成;所述的定子铁芯片7内圆周上均布设有数个槽孔;所述的槽孔上均布绕有等跨距绕组8;每个等跨距绕组8的出线端接有二极管;所述的二极管装设于整流盘12的孔13上;
所述的绕组定子铁芯5上连接有交流绕组9。
所述的整流盘12由二个“C”形板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数个独立的等跨距绕组8,依次沿发电机绕组定子铁芯5圆周均匀分布,让等跨距绕组8上的整流二极管随着永磁转子3的旋转,依次整流数个独立的等跨距绕组8;全波整流了数台独立的小型发电机;整流出来的直流波形细密、均匀、流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隆动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隆动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5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