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5484.9 | 申请日: | 201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兆云;凌家义;周本宏;汪其秋;徐佰;何忠敏;章少东;王社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833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 系统 用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变频调速这一技术正越来越广泛的深人到各行各业中。它的节能、省力、易于构成自控系统的显著优势,必将成为电力拖动的中枢设备。变频装置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据中国自动化网报道,浙江某热电厂由于在大功率电机中普遍采用了变频调速电机,整个发电机组可节电30%。并且使用变频调速后,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使电机工作平稳,电机轴承磨损减小,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因此,变频调速技术在石油、冶金、发电、铁路、矿山等工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与之相对应的用于连接变频电机和变频电源的供电电缆,目前才刚刚起步,实际安装中一般采用普通电力电缆。可在大量的使用中逐渐暴露出电缆击穿、干扰大等一系列问题。
变频电缆因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及性能要求使得我们对其进行结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优化组成。就结构设计而言,主要从外界对变频电缆的影响以及变频电缆对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着手研究,同时还要考虑变频电缆的绝缘耐压、敷设空间、弯曲半径等等。一般来说,变频电缆主要有3芯、3+1芯和3+3芯三种结构,其中性能最好、最稳定,选型首推的是3+3芯型。对于6/10kV及以下变频电机专用电缆,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都是3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6/10kV及以下变频电机专用电缆在燃烧时,卤化物气体经燃烧反应会产生强烈的酸雾,对人、物、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避免了其在燃烧时,卤化物气体经燃烧反应会产生强烈的酸雾,对人、物、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包括多根导体、线芯,所述的导体内设有线芯,所述的每根导体外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外包裹有包带层,包带层外包裹有屏蔽层一,屏蔽层一外包裹有屏蔽层二,屏蔽层二外包裹有护套层。
所述导体为铜丝绞合。
所述的屏蔽层一采用铜带绕包,屏蔽层二采用铜丝编织。
所述的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芯为动力线芯,导体为软铜丝绞合,所述的绝缘层材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所述的屏蔽层一采用铜带绕包,屏蔽层二采用铜丝编织,所述的护套层材料采用交联聚烯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材料如下:
(1)导体:中压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的电压等级比较高,故导体为紧压圆形结构,以防止尖端放电破坏绝缘。导体材料为无氧铜杆拉制而成的导线。导体应满足GB/T 3956中的性能要求。导体截面一般为25~630mm2。导体表面光亮、无氧化、毛刺等现象。
(2)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一般可承受高次谐波叠加引起的系统峰值电压的2~3倍。同时交联聚乙烯具有耐热性能,可使电缆正常工作时导体的额定温度高达90℃,短路时电缆的最高温度可达250℃,使同截面的电缆其载流量更大。
(3)内外屏蔽: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的半导电材料均采用了交联、超光滑型,并能适应三层共挤的进口材料,绝缘屏蔽为不可剥离型材料,以确保与绝缘层的紧密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注重原材料的净化,屏蔽与绝缘材料挤包紧密,控制绝缘偏心度和绝缘外径的均匀一致,这样可减少界面效应,提高电缆绝缘性能,特别是脉冲电压对绝缘的影响。
(4)金属屏蔽:中压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的屏蔽由分相屏蔽和总屏蔽构成,分相屏蔽一般可采用铜带屏蔽或铜丝钢带组合屏蔽。总屏蔽结构可采用铜丝铜带组合屏蔽、铜丝编织屏蔽、铜带屏蔽、铜丝编织铜带屏蔽等,屏蔽层截面与主线芯截面按一定比例。此结构的屏蔽电缆可抗电磁感应、接地不良和电源线传导干扰,减小电感,防止感应电动势过大。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
考虑到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径向外力作用,在电缆屏蔽层外增加镀锌钢带恺装层(在屏蔽层和钥带恺装层之间加隔离套)。钢带恺装主要是作为电缆的径向机械保护层,同时它也起到附加性总屏蔽作用,特别是钢带恺装和铜丝、铜带屏蔽,是采用了两种不同屏蔽材料,在电磁波屏蔽上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屏蔽效果将更好。
(5)成缆元件:成缆时必须保证绝缘线芯张力均匀,使成缆后的线芯长度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放出的缆芯紧密、圆整。缆芯间隙采用无卤阻燃玻璃纤维绳材料填充,以使外观圆整。缆芯外绕包一层或多层包带扎紧,包带采用阻燃包带绕包,缆芯外绕包一层或多层包带扎紧,防止敷设过程中缆芯松散。否则会引起结构变化,导致电容和电感的不均匀性,影响电缆的电气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5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沿直线导轨移动的行进间纠偏架
- 下一篇:热水器节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