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用蒸发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4967.7 | 申请日: | 201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勇;范忠悦;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青岛冷凝器厂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用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冰箱的冷冻室内如抽屉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冷冻蒸发器,用于对冷冻室进行降温。这种冷冻蒸发器通常由盘管与固定在盘管上的散热板材构成,冷媒在盘管中流动时,通过盘管、散热板材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对冷冻室进行降温。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冷冻蒸发器的结构,即,在散热板上沿着盘管的走向设置有多个固定盘管用的散热板翅片,盘管夹在相邻的散热板翅片之间与散热板保持固定。散热板通常采用轧花散热板。
现有技术的问题点:
1.由于盘管与散热板之间仅处于线接触,因此,热的传导效率较低,即,存在热阻大的问题。而且在实际生产中盘管会和散热板产生缝隙,这种情况下进行热传导,热阻更大。
2.散热板的散热面积不够大,而增大散热面积,就必须加大散热板的面积,而这受到冰箱大小的限制。
3.由于散热板、盘管处的空气流动性较差,换热系数很小。
4.冲压成型的轧花铝板的支撑能力有限,易变性。单纯靠翅片将盘管固定在散热板上,较长的时间后,翅片容易变形,盘管也就会松动,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用蒸发器, 以实现散热板与盘管之间热传导效率增高,增大散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方案1:一种冰箱用蒸发器,包括盘管和散热板,在所述散热板上形成有多组向外突出的翅片,所述盘管由所述多组翅片夹持与所述散热板保持固定,所述散热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且凹槽还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使散热板的刚度得到提高。
由于在散热板上形成有凹槽,盘管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使得盘管更好地固定于散热板上,并且增大了盘管与散热板之间的散热面积。
技术方案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冰箱用蒸发器,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该圆弧弧长为盘管横截面圆周长的1/5以上1/2以下,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盘管的外径相一致。
由于散热板上的圆弧形凹槽的横截面圆弧弧长为盘管横截面圆周长的1/5以上1/2以下,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盘管的外径相一致,所以盘管与圆弧形凹槽既能保持紧密的接触,又方便安装。盘管设置在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凹槽中,与散热板保持良好的面接触,所以盘管与散热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进一步降低了盘管与散热板的热阻,增强了冰箱用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方案3: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一种冰箱用蒸发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凹槽以外的部分的规定区域形成有百叶窗口。
由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圆弧形凹槽以外的部分形成有百叶窗口,所以使热扰动和空气的流动性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冰箱用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方案4: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一种冰箱用蒸发器,所述散热板上的翅片,凹槽,百叶窗口由冲压加工形成。
由于散热板上的翅片,凹槽,百叶窗口由冲压加工形成,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方案5: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一种冰箱用蒸发器,所述盘管为铝管,所述散热板为轧花铝板。
由于盘管为铝管,所述散热板为轧花铝板,可以在保证冰箱用 蒸发器的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技术方案6: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一种冰箱用蒸发器,所述冰箱用蒸发器为冷冻室内的冷冻蒸发器。
技术方案7: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一种冰箱用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用蒸发器为板式蒸发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冰箱用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冰箱用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冰箱用蒸发器的散热板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盘管;2-翅片;3-散热板;4-百叶窗口;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来详细介绍冰箱用蒸发器的生产过程和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流程图。如图所示,铝板冲压成型后对铝板进行折边加工形成所述的散热板3,然后和经过弯曲成型的盘管1进行压合形成冰箱用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青岛冷凝器厂,未经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青岛冷凝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