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双侧翻身护理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4530.3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金桥 |
主分类号: | A61G7/008 | 分类号: | A61G7/008;A61G7/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翻身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护理床,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双侧翻身护理床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人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护理床也同样推层出新,但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护理床基本都只能上半身抬升,在为数不多的几种可翻身的理疗床中只能实现单向翻身的功能,这完全不能解决完全没有自主能力的病人护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双侧翻身护理床,该护理床可解决病人左右翻身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双侧翻身护理床其由床架和功能组件构成;床架由床头、床尾、床脚、金属支架、防抱死静音刹车轮组成;功能组件由洗脚盆架、便盆架、洗头盆架、左翻身床面、右翻身床面、U型合叶、左翻身升降摇把、右翻身升降摇把、摇臂杠杆、连接杆组成。
所述的床头、床尾、床脚、金属支架、防抱死静音刹车轮可通过螺钉和吻合卡槽进行固定联接。
所述的洗脚盆架、便盆架、洗头盆架可以通过与其配套的升降摇把控制抬升。
所述的左翻身床面和右翻身床面之间以U型合叶为联接关系,相互可以在180°以内自由转动。
所述的摇臂杠杆联接连接杆和左翻身升降摇把或右翻身升降摇把,为左翻身床面或右翻身床面提供升降动力。
在使用时,左翻身升降摇把逆时针转动抬升左翻身床面,顺时针转动时下降左翻身床面;右翻身升降摇把顺时针转动抬升右翻身床面,逆时针转动时下降右翻身床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通过左、右都可翻身的功能为病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避免在护理时造成二次伤害。
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技术内容,详见本实用新型附图和实施方式,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右翻身系统结构图;
图中101-床尾;102-洗脚盆架;103-便盆架;104-U型合叶;105-左翻身床面;106-洗头盆架;107-床头;108-右翻身床面;109-右翻身升降摇把;110-左翻身升降摇把;111-防抱死静音刹车轮;112-摇臂杠杆;113-连接杆;114-床脚;115-金属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多功能双侧翻身护理床其由101-床尾;102-洗脚盆架;103-便盆架;104-U型合叶;105-左翻身床面;106-洗头盆架;107-床头;108-右翻身床面;109-右翻身升降摇把;110-左翻身升降摇把;111-防抱死静音刹车轮;112-摇臂杠杆;113-连接杆;114-床脚;115-金属支架所组成。
如图1-图2所示,将床头107、床尾101、床脚114、金属支架115、防抱死静音刹车轮111通过螺钉和吻合卡槽进行固定联接;洗脚盆架102、便盆架103、洗头盆架106通过金属支架115固定与床体的上、中、下位置;洗脚盆架102、便盆架103、洗头盆架106可以通过与其配套的升降摇把控制抬升;左翻身床面105和右翻身床面108之间以U型合叶104为联接关系,相互可以在180°以内自由转动;摇臂杠杆112联接连接杆113和左翻身升降摇把110或右翻身升降摇把109,为左翻身床面105或右翻身床面108提供升降动力。
在使用时,左翻身升降摇把110逆时针转动抬升左翻身床面105,顺时针转动时下降左翻身床面105;右翻身升降摇把109顺时针转动抬升右翻身床面108,逆时针转动时下降右翻身床面108。
然而上述仅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依照上述实施例所作各种变形或套用均在此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金桥,未经魏金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连接器
- 下一篇:急救训练高仿真伤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