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庭物品管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2345.0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来源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Q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8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物品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物品管理装置,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进行家庭物品管理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家庭贵重物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有如下:
第一是物品整理繁琐低效,耗费精力太多。一般情况下,贵重物品或重要资料到家后一般家庭按照不同类别放入不同柜子,部分家庭可能由于当时比较忙,就随手一扔。这种方式除了花费人们大部分时间外,关键随手一扔的物品或资料会被遗而造成长期堆放,得不到及时整理归档。
第二是重要物品存放次序容易打乱。虽然贵重物品都分类存放,但是物品在拿出与存入的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和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档案存放次序难免被打乱,造成物品存放又无序了,查找困难。
第三物品查找时间过长。物品存放种类过多、时间过长,当要查找某一物品时,人总是凭自己的记忆或事先的标志逐个柜子的查找。如果是查找某个长久时间没有用的物品时,查找起来就如海底捞针,需要将所有的物品查找一次。
第四重要物品清点操作不够科学。由于物品数量较多,而且都存放在相应的物品柜里,因此在清查重要物品和证件的时候,需要一样样的清查,再进行整理,这又是一项十分烦锁的工作。
鉴于这种现状,家庭物品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显得优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查找快速,整理简易,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的家庭物品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家庭物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物品管理装置包括电子标签、读卡器、天线和安装有电子标签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主机,天线通过一控制器与计算机主机电路连接,电子标签安装在家庭物品上,电子标签发射所安装的家庭物品信息的标识信号,电子标签通过天线与读卡器之间进行传输数据的发射与接收。
所述电子标签为高频段或超高频的射频标签。
所述读卡器为固定式读卡器或手持式读卡器。
所述读卡器的电路板上设有工作流程声音提示的语音模块。
所述读卡器的电路板上设有报警模块。
所述读卡器的键盘上的各键面上设有颜色区分颜色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包括电子标签、读卡器、天线和安装有电子标签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主机,天线通过一控制器与计算机主机电路连接,电子标签安装在家庭物品上,电子标签发射所安装的家庭物品信息的标识信号,电子标签通过天线与读卡器之间进行传输数据的发射与接收,即是将RFID(射频识别技术)技术应用于家庭物品管理上,具备如下的优点:
1)非接触式数据采集,
RFID技术极大地增强了管理者对库区存储物品的信息收集,交换与跟踪能力,管理者无需打开储存柜,只需将贴有RFID的标签的柜子在阅读器前经过,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柜子的具体名目、数量、物品摘要等实现了对家庭重要物品的动态化管理。
2)快速扫描:
一次性数据处理大,DFID读写器可以同时多个射频标签中快速读取包括位置信息、内容摘要信息等多项相关数据信息。
3)标签信息容量大:
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可达到1甚至更大的容量,而且标签的内容可以反复擦写,而不会损害标签功能,从而可实现标签的重复使用。
4)安全性高。
标签名的数据存取具有密码保护,识别码独一无二,无法仿造,这种高度安性的保护措施使得标签上的数据不易被伪造和篡改。
5)搞污染性能强和耐久性:传统标记是纸张,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对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的抵抗性,此外,由于其他签识是附于外包装上,容易掉,或者折损,而RFID标签是数据存到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6)RFID电子标签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要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应用于不同的物品。
7)可重复使用,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8)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
9)标签具有EAS防盗功能,配合门型通道天线,可以很好的防止物品丢失,实现非法取走报警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来源,未经张来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2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故障定位的微机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