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体坐、卧式救生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761.9 | 申请日: | 201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1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王振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21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体 卧式 救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煤矿救生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煤矿发生矿难时,为井下不能及时升井逃生人员提供一个避难的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提供生活所需,等待救援。
二、背景技术
煤矿、非煤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灾害。在灾害发生时,由于井下人员来不及升井逃生或暂时无法逃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例:智利北部圣何塞铜矿矿难致33名矿工被困地下700米深处,通过救援保障设备全部获救;河南渑池县巨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为解决这一安全问题,保障矿工生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充分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研发设计了救生峒室和救生舱等设施,这一设施的建立使井下发生灾害时,未能升井逃生或暂时无法逃生的人员可快速进入救生峒室或救生舱内进行避险待援,或侍机进行自救逃生。
救生舱是一种新型紧急避险时主动自救与外部救援相结合的一种密闭式救生装置。其功能包括:提供避险人员至少100小时所需的氧气、水、食物,以及所需的急救包、卫生设施、通讯设备、环境气体监测设备等,为了保证救生舱内人员的健康生存,救生舱配有氧气供给装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除湿降温空调系统、内外气体监测装置等。
救生舱一般放置于煤矿采掘工作面、主运巷道、车场附近的峒室里。当此工作点完成作业任务后,可将救生舱移动到新的工作点。
目前软体救生舱是用隔热材料纺织成布料,加工成带有进、出门的密闭舱体,这种形式的救生舱存在结构钢度不足,在发生灾害需要使用时,要进行充气撑起舱体,占用宝贵时间的缺点。硬体救生舱外形多为四边形,在同等冲击压力下,为了满足抗冲击强度,它的设计重量要大很多。同时,救生舱多为座椅形式,在人们处于高度紧张、恐惧的状态下,极易产生疲劳,消磨人们的求生意志。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硬体坐、卧式救生舱,本救生舱具有强度大、设备全、救生效率高、拆装方便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硬体坐、卧式救生舱,包括舱体,所述的舱体为高强度钢板材料的罐状结构。
上述的救生舱,所述救生舱至少包括两部分:生活舱体和设备舱体。
上述的救生舱,所述的舱体横向依次由三部分组成:过度舱体、生活舱体和设备舱体。
上述的救生舱,所述三个舱体为可拆分式;所述舱体外附有隔热层,舱体上设有观察窗。
上述的救生舱,所述舱体下设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滚轮。
上述的救生舱,所述舱体的防爆门位于舱体左右两端。
上述的救生舱,过渡舱体的左侧设有物品存放柜、右侧设有高压气瓶,过渡舱体内设有内踏板,内踏板上面的右侧设有免冲打包马桶,踏板下方为废物存储空间;生活舱与过渡舱连接处设有弹性隔气帘,生活舱内设有床、储存柜;设备舱体内安装有无线通讯救援系统、矿用电话机、仓内外气体监测显示器、内外气体监测、救援通讯系统、气体处理系统、除湿降温系统、呼吸供气系统、蓄电池箱、本安电源箱、压风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本救生舱采用罐形压力容器设计理念和钢体结构设计,与其他形状相比,承压更好,减轻结构重量,解决了舱体刚度不足、充气撑起舱体占用宝贵时间的缺点。
拆分式结构设计,大幅度减小了设备的运输尺寸,并附有滚轮,使得在井下有限空间内运输方便。
坐卧组合床设计,使坐、躺一体,减轻避难者身体疲劳,增强避难者的求生欲望;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氧气的消耗,赢得更长的防护时间。
舱体内、外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检测准确,读取方便;舱体内部自带LED灯照明系统,改善内部生存环境。
压水管接入舱体内部,洗刷方便;放置棋牌、杂志等娱乐设施,减缓避难者的心理、身体疲劳。
舱体四面开有观察窗口,使避难者直观了解外部情况,及时自救或引导外部救援。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图3为图1右视图;
图4为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未述及的相关技术内容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
如图1-4所示:一种硬体坐、卧式救生舱,包括舱体,所述的舱体为高强度钢板材料的罐状结构。
本救生舱由过渡舱体1、生活舱体7和设备舱体17组成。舱体材料为高强度钢板,采用焊接工艺将其焊接成型,三组舱体采用不锈钢螺栓连接,并在外部覆盖一层隔热材料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救生舱
- 下一篇:一种轻型掘进机用托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