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线绞合模具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1499.8 | 申请日: | 201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沈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东尼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铜线绞合模具组。
背景技术
单股铜线绞制成多股导线,一般采用绞合工艺,绞合工艺需要采用设置有模具孔的模具板,根据导线股数的不同,模具板上的模具孔数量不同,绞合的方式也不同;传统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单个模具板一次绞合成形,当导线的股数较多时,内层的铜线往往无法绞合均匀,造成外层的铜线也无法绞合均匀,影响导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质量可靠的铜线绞合模具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铜线绞合模具组,包括模具组架,该模具组架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模具板,模具板上端设置有模孔,所述模具板沿模具组架依次排列;不同模具板上模孔的数量沿模具组架的排列依次减少,且前端的模具板上的模具孔数量最多。
绞合过程中采用多块模具板,模具板上的模具孔依次减少,以远离绞合设备的模具板视为前端的模具板,且该模具板上的模具孔数量最多,并与导线股数相同;当多股铜线一一穿过最前端模具板上的模具孔后,内层的铜线首先均匀绞合,每通过一块模具板后,均匀绞合一层铜线,直到所有铜线皆均匀绞合完成;多块模具板保证铜线在绞合过程中分层依次均匀绞合,使得铜导线生产质量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模具组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板上端设置有中心模具孔,所有中心模具孔的中心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改装成本低;
2、绞合效果好,稳定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首块模具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块模具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三块模具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示意图。
图中,1、首块模具板,2、第二块模具板,3、第三块模具板,4、模具孔,5、中心模具孔,6、模具组架,7、绞合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铜线绞合模具组,如图1、2、3、4所示,包括模具组架6,该模具组架6上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三个模具板,分别为首块模具板1、第二块模具板2和第三块模具板3,模具板上端设置有模孔4,所述模具板沿模具组架依次排列;不同模具板上模具孔4的数量沿模具组架6的排列依次减少,首块模具板1上的模具孔4数量为35个,其中包括一个中心模具孔5,第二块模具板2上的模具孔4数量为13个,其中包括一个中心模具孔5,第三块模具板3上设置有一个中心模具孔5;所有中心模具孔5的中心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绞合时,35股铜线一一穿过首块模具板1上的所有模具孔4,内层22股铜线经过绞合成半成品导线后穿过第二块模具板2的中心模具孔5,外层的12股铜线一一穿过第二块模具板2其余12个模具孔4,与半成品导线绞合后穿过第三块模具板3的中心模具孔5,进入绞合设备7。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具组架6上仅设置有第二块模具板2和第三块模具板3,绞合时,13股铜线一一穿过第二块模具板2上的13个模具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东尼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东尼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流排风的电热炉
- 下一篇:双隔板式常压褐煤转气环保节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