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体灯管及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1429.2 | 申请日: | 201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余祚尚;庄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G09G3/36;G02F1/1335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 |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二极体 灯管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灯管及显示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体灯管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与图2,是一种习知的发光二极体灯管1,应用于一液晶显示装置2中。该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一液晶层(图未示)、一用以改变光线分布的光学模组21及一驱动电路22。该驱动电路22包括一供电输出221及四回馈控制端222。
该发光二极体灯管1包含一供电输入端11、四输出端12、四发光单元13及一印刷电路板(简称PCB板)14。每一发光单元13包括在该供电输入端11及该等输出端12中相对应的一者之间按顺序串联的二十二个发光二极体131,且该等发光单元13中的各个发光二极体131按照图1的连接顺序沿一方向X布设在该印刷电路板14上。该供电输入端11电连接于该驱动电路22的供电输出端221,该等输出端12分别电连接于该驱动电路22的该等回馈控制端222。
每一发光单元13从该驱动电路22的供电输出端221接收电流,且根据流过其本身驱动电流的大小决定所发出光的亮度。流过该等发光单元13电流的大小分别由该驱动电路22的该等回馈控制端222来控制。该发光二极体灯管1发出来的光通过该光学模组21到达该液晶层。该光学模组21朝向该液晶层的一表面可划分为四个分别对应该等发光单元13的背光区域211~214。
如果该驱动电路22没有设计成使该等驱动电流的大小皆相同的功能(即不具有均流功能),则该等发光单元13中具有较高正向导通电压(即通过相同测试电流,所测得的电压较高)的一者所接收到的驱动电流将会较小,导致该发光单元13所发出光的亮度较小(相对于其它发光单元13所发出光的亮度)。
假设对应背光区域211的发光单元13所发出光的亮度较小,由于背光区域211的左侧离背光区域212~214较远,对应背光区域212~214的发光单元13所发出较强的光即使经过光学模组21扩散之后也较难补充到背光区域211的左侧,导致背光区域211的左侧较背光区域212~214暗。相反地,该等发光单元13中具有较低正向导通电压(即通过相同测试电流,所测得的电压较低)的一者所接收到的驱动电流将会较大,导致该发光单元13所发出光的亮度较大。
假设对应背光区域211的发光单元13所发出光的亮度较大,由于背光区域211离背光区域212的右侧及背光区域213、214较远,对应背光区域211的发光单元13所发出较强的光即使经过光学模组21扩散之后也较难补充到背光区域212的右侧及区域213、214,故导致背光区域211较背光区域212的右侧与背光区域213、214亮。
因此,该驱动电路22需具有均流功能,以解决上述亮度不均的问题,但这会导致该驱动电路22的成本提高。
如果该驱动电路22具有均流功能但不具短路保护功能,则当该等发光二极体131中有任何一个因损坏而短路时,该发光二极体131所属的发光单元13的工作电压将会降低,导致该驱动电路22电连接到该发光单元13的回馈控制端222的电压增加,而回馈控制端222通常会与驱动电路22内部的均流电路(图未示)的电晶体的漏极(drain)或集电极(collector)电连接,使得该驱动电路22的均流电路的电晶体因功耗增大而温度上升。
因此,该驱动电路22需具有短路保护功能,以避免因均流电路的电晶体过热而损坏,但这会导致该驱动电路22的成本进一步提高。
此外,假设对应背光区域211的发光单元13中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体131因损坏而短路,导致该驱动电路22启动短路保护功能而关闭对应背光区域211的发光单元13(即此时对应背光区域211的发光单元13被关闭而不发光),则与背光区域212~214相比,背光区域211将严重偏暗。
如果该等发光二极体131中有任何一个因损坏而开路,则与该发光二极体131相串联的其他发光二极131也不工作,造成其等所属的该发光单元13不发光。假设对应背光区域211的发光单元13中有一颗发光二极体131因损坏而开路,则与背光区域212~214相比,该背光区域211将严重偏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先前技术问题的发光二极体灯管。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体灯管包含复数个彼此串联的主发光单元,每一主发光单元包括复数个并联的次发光单元,每一次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体。
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先前技术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