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取药药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380.0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宁 |
主分类号: | B65D83/04 | 分类号: | B65D8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瓶,具体为一种方便取药药瓶,属于药品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盛装药片的药瓶通常由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瓶体和瓶盖组成,这种药瓶每次取药时,都需要将瓶盖旋转打开,使用完毕再将瓶盖转上,对于需要经常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操作麻烦,而且取药时,向外倒药片的数量不容易把握,经常需要将多倒出的药片再放回瓶体,这样极易污染药片,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卫生问题甚至引起药片的变质。
目前尚无一种有效、方便、卫生的药瓶,尤其是对于需要经常取药服药的患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取药药瓶,其取药方便、取药数量容易把握,对于经常取药服药的患者使用十分方便,且在取药片的同时不容易污染其它药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取药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分为呈间隙配合的内外两层瓶体,内层瓶体与瓶盖螺纹连接,外层瓶体的底部设有向上突出的中柱,该中柱穿过内层瓶体的底部,且其顶部位于设于瓶盖上与该中柱相适应的通孔内。
所述中柱的顶端具有一凹槽。
所述通孔上设有密封圈。
所述瓶盖和外层瓶体连接处的外面设有一圈密封环。
下面所提到的“药片”代表片剂、胶囊、丸剂等呈块状的药物制剂,实施例亦如此,但为叙述之便,一概以“药片”称之。
密封圈可为粘贴于瓶盖通孔上的粘性片,密封环可为环绕一圈粘贴于瓶盖和外层瓶体上的粘性片(带),二者均为了在药瓶未使用前对其内的药片起密封作用,避免了服用前空气对药片的影响,避免药片的变质。
瓶盖和内层瓶体通过螺纹连接,平时使用时无需拧开,二者作为一整体移动;当揭下密封环后,瓶盖和外层瓶体可相对滑动;中柱上设有凹槽,使落于凹槽内的药片不易落下,便于取出,当然中柱上端可设置其它形式的结构如平台、空腔、勺状体等,只要达到便于取药的目的即可;药瓶在未使用状态时,凹槽位于瓶盖上的通孔内,再则通孔与中柱的截面形状相一致且略大于该截面,其目的一则便于将凹槽内的药片取出,二者又对药瓶内的药片可起到一定程度密封作用。
如果药片与凹槽的大小设置合理,则每次可取一片或两片药片,给取药服用带来方便,取药数量容易把握,同时避免了常规药瓶中频繁取药所带来的污染,达到预期的目的,适用于需要经常取药服药的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瓶盖,2.内层瓶体,3.外层瓶体,4.螺纹,5.中柱,6.通孔,7.凹槽,8.密封圈,9.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取药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1,瓶体分为呈间隙配合的内外两层瓶体,内层瓶2体与瓶盖1螺纹4连接,外层瓶体3的底部设有向上突出的中柱5,该中柱5的顶端具有一凹槽7,该中柱5穿过内层瓶体2的底部且其顶部位于设于瓶盖1上与该中柱5相适应的通孔6内,通孔6上设有密封圈8。所述瓶盖1和外层瓶体3连接处的外面还设有一圈密封环9。
密封圈8为粘贴于瓶盖1通孔6上的粘性片,密封环9为环绕一圈粘贴于瓶盖1和外层瓶体3上的粘性片(带),二者均为了在药瓶未使用前对药瓶内的药片起密封作用,避免了服用前空气对药片的影响,避免药片的变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如图2所示,将瓶盖1上的密封圈8和瓶体上的密封环9揭去,这时瓶盖1和外层瓶体3可相对滑动,此时由于瓶盖1和内层瓶体2仍通过螺纹4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作为一个整体运动。取药时将瓶盖1向上拉起(提起),内层瓶体2随同瓶盖1相对于外层瓶体3向上移动,又因中柱5与外层瓶体3一体连接,故中柱5相对于瓶盖1和内层瓶体2向下移动,当其移动到药瓶内药片以下的位置,药瓶内的药片便必然移动至中柱5上的凹槽7上,此时再向下按压瓶盖1,则药瓶复原原来状态,而会有一片或几片药片则位于中柱5上的凹槽7内,可轻轻倾斜药瓶将该药片向下。如果药片与凹槽7的大小设置合理,则每次可取一片或两片药片,给取药服用带来方便,同时避免了常规药瓶中频繁取药所带来的污染,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宁,未经田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输送机E型螺栓
- 下一篇:一种骑自行车活动的余能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