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0690.0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灿;陈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4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使同轴连接器的第一、二端子可以稳定地装置于绝缘基座与底盖间,而不松动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同轴连接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720182028.7,包括一固定端子11、一可动端子13、一绝缘壳体15及一屏蔽壳体17。其中该可动端子13,是自该绝缘壳体15的一侧槽孔153a穿入,而与该固定端子11呈搭接,当插入对应插头时,可借由推移该可动端子13的舌片133后,驱使该固定端子11与该可动端子13分离,而呈断路,以达到切换电路的目的。
然而上述的现有同轴连接器,在组装时,该可动端子13横向插入于绝缘壳体15中,而该固定端子11垂直跨置于该绝缘壳体15中,两组件的组装方向并不相同,造成组装时所应用的治具及机具设计及制造上的困难。
另外该可动端子13横向的穿入绝缘壳体15的槽孔153a中,由于此类的连接器,极为微小,该可动端子13的舌片133在插入的过程中,极易弯曲变形,或因此造成与该固定端子11搭接不确实,无法确实达到良好的电性接通,形成不良品;再者,该可动端子13以片状舌片133与该固定端子11搭接,由于该舌片133呈单一、实心的板片,在弹性灵活度上较差,使对应插头插入时,必须较为费力,而显有改进的必要。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予以研究创新,终于研制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可以确保动作的确实性,使组装更为简易、快速,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贯穿有一插孔,含有一基板,于该基板的第一侧,轴向突伸一筒部,而于该基板的第二侧,凹设有一容置室,且于该基板的侧缘凹设有多个扣接穴;第一端子,含有一侧壁部,贴靠于该容置室中的第二侧,于该侧壁部的第一端,横向突伸有一搭接段,另于该侧壁部的第二端,横向地突伸一焊接段,并跨置于该绝缘基座上;第二端子,含有一侧壁,贴靠于该容置室中的第一侧,于该侧壁的第一端,横向突伸有一搭接臂,该搭接臂呈U型,令该搭接臂的自由端,平时与该第一端子的搭接段搭接,且于该搭接臂的自由端,斜向突设一舌片,令该舌片投影对正该绝缘基座的插孔,另于该侧壁的第二端,横向地突伸一焊接段,并跨置于该绝缘基座上;底盖,吻合地嵌置于该绝缘基座的容置室的底部,该底盖的相对两侧突设有突钩,而于该底盖另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迫紧突部,令该底盖置入该绝缘基座的容置室中时,各该突钩对应地卡扣于该绝缘基座的扣接穴中,而各该迫紧突部与该容置室的侧壁紧夹该第一端子的侧壁部及第二端子的侧壁,使该第一、二端子可以稳定地装置于该绝缘基座与该底盖间;以及,金属壳体,含有一筒体部,套接该绝缘基座的筒部于内,且于该金属壳体的两侧分别突设一侧板,令两侧板的末端,相对地弯折并勾扣于该绝缘基座及底盖的底缘;令一对应插头插入该插孔中时,可顶退该第二端子的搭接臂,除使该第一、二端子呈断路外,该插头与该第一端子间呈电性导通的闭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以确保动作的确实性,使组装更为简易、快速,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所示3的4-4方向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5-5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自图5插入同轴插头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 绝缘基座 11 插孔 12 基板
13 筒部 14 容置室 15 扣接穴
16 凹穴 20 第一端子 21 侧壁部
22 搭接段 23 焊接段 30 第二端子
31 侧壁 32 搭接臂 321 舌片
33 焊接段 40 底盖 41 突钩
42 迫紧突部 50 金属壳体 51 筒体部
52a、52b 侧板 60 插头 H1 高度
H2 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顺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0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