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温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0046.3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14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冷式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控制,其阀门能根据水温的不同而改变开启程度,从而起到调节发动机流向散热器的水量,使发动机保持在最佳温度下动转,还可提高热效率,减少发动机磨损,减少排气污染等。
背景技术:
蜡式汽车调温器通常是由盖、支架、顶出机构及固定在顶出机构上与其联动的阀门、副阀门和密封件组成,顶出机构中设有中心推杆、蜡室和石蜡,石蜡被蜡室密封盖密封置于蜡室中,利用石蜡受热后膨胀的力量,向上推动中心推杆,蜡室下移,阀门从盖中心通孔中移开使冷却水从发动机出来进入调温器进水口,并从出水口流出进入水箱,再由水箱流回发动机形成大循环通道。同时副阀门关闭小循环通道使冷却水不能从小循环通道流回发动机。但现有的结构机械磨损大,运动阻力大,反应不够灵敏、准确,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敏度高且寿命更长的汽车调温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调温器,包括盖、支架、顶出机构及固定在顶出机构上与其联动的主阀门、副阀门和密封件,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所述顶出机构由推杆、主弹簧、柱状蜡式感应体组成,柱状蜡式感应体设有感应体底座,感应体上盖,感应体底座和感应体上盖之间设有蜡室,推杆和蜡室之间设有橡胶膜片;
所述感应体上盖、推杆和橡胶膜片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感温蜡做动力源,利用蜡的热膨胀力引起密封橡胶膜片的轴向变形,从而推动阀门做开启、闭合动作。该结构机械磨损少,运动阻力小,反应灵敏、准确,不易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蜡式感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调温器,包括盖1、支架6、顶出机构及固定在顶出机构上与其联动的主阀门3、副阀门8、副弹簧7和密封件9,顶出机构由推杆2、主弹簧4、柱状蜡式感应体5组成,柱状蜡式感应体设有感应体底座13,感应体上盖10,感应体底座和感应体上盖之间设有蜡室5,推杆和蜡室之间设有橡胶膜片12;感应体上盖、推杆和橡胶膜片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11。
本调温器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调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常温下蜡式感应体5中的石蜡呈固态,主阀门3完全关闭,旁通阀完全开启,由气缸盖出来的冷却液经旁通管直接进入水泵(也称为小循环)。由于冷却液只是在水泵和水套之间流动,不经过散热器,且流量小,所以冷却能力弱。
当发动机温度达设定的初开温度时,蜡式感应体5中的石蜡逐渐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迫使橡胶膜片12产生变形,从而对推杆2下部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推杆的上端固定,故推杆对橡胶膜片及感应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克服主弹簧4的张力使主阀门逐渐打开,副阀门8开度逐渐减小。
当发动机水温升高到全开温度时,主阀门完全开启,副阀门完全关闭,冷却液全部流经散热器(也称大循环),此时冷却液流动线路长,流量大,冷却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0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急冷塔pH控制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光谱分析仪光栅定位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