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视机底座及电视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09584.0 | 申请日: | 201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荣;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0 | 分类号: | F16M11/00;H04N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熊须远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机底座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平板电视,除了挂在墙体上的型号外,一般都具有支撑屏板的底座。现有技术中的电视机底座,其面板采用钢化玻璃作为主体材料,底面印刷单色油墨或花纹等进行装饰,再配合底部粘接金属底板与其它零件连接固定形成底座组件。钢化玻璃需要经过切割加工,印刷等工序,生产过程复杂,零件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并且,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存在玻璃碎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视机底座及电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化玻璃底座面板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以及易碎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视机底座,包括:底板、支撑在底板上的立柱,以及围绕立柱并固定于底板上的面板,其中,面板采用双色注塑工艺成型,其由透明的顶面层和有色的底面层构成。
优选地,通过依次穿过底板和底面层的螺钉,底板与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底面层具有被顶面层围绕的装饰圈,其中,装饰圈突出于顶面层并套设在立柱上,并且装饰圈与底面层为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立柱的底端穿过底板并与之形成轴孔间隙配合,在立柱的底端的下端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法兰,其中,通过轴孔间隙配合与法兰,立柱的底端转动支撑于底板上。
优选地,法兰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圆心在立柱的转动轴线上;底板向下伸出有限位柱,限位柱与弧形槽滑动配合。
优选地,在立柱的底端上还套设有垫圈,垫圈包括挤压在底板与立柱之间的上垫圈、以及挤压在法兰与底板之间的下垫圈。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视机,具有上述的电视机底座。
优选地,电视机为液晶电视机或等离子电视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视机底座使用由双色注塑工艺成型的面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钢化玻璃,省掉了钢化玻璃底座面板的切割加工,印刷等工序,在保证外观效果达到钢化玻璃底座面板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消除了运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玻璃碎裂的风险。此外,一体注塑结构还可以节省零部件的数量,简化组装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视机底座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电视机底座的底部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剖切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底座。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底座包括底板1、立柱4,以及围绕立柱4并固定于底板1上的面板3。
本实施例中,面板3与底板1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具体如图2所示,通过将6颗自攻螺钉依次穿过底板1和底面层3-2,底板1与面板3固定连接。电视机底座的立柱4,其顶部如图1所示连接有用于固定电视机的屏板的固定件5,其底面如图3所示支撑在所述底板1上。其中,底座面板3采用双色注塑工艺成型,由透明的顶面层3-1和有色的底面层3-2构成。注塑时首先注塑透明的顶面层3-1,材料可选用透明PC或PMMA,注塑完成后模具转入另一型腔进行有色的底面层3-2注塑,材料可选用ABS。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底座,使用由双色注塑工艺一次注塑成型的面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钢化玻璃,省掉了钢化玻璃底座面板的切割加工,印刷等工序,在保证外观效果达到钢化玻璃底座面板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消除了运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玻璃碎裂的风险。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底面层3-2具有被顶面层3-1围绕的装饰圈12,其中,装饰圈12突出于顶面层3-1并套设在立柱4上,并且装饰圈12与底面层3-2为一体成型件。装饰圈12增加了电视机底座的美观效果,并且,装饰圈12与底面层3-2一体注塑成型,与专门配置并组装装饰圈的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9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压变压器
- 下一篇:螺旋藻培养管道式二氧化碳补碳装置及补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