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用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08582.X | 申请日: | 201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彭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秋霞 | 
| 主分类号: | A47G21/04 | 分类号: | A47G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用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勺子,尤其是一种双用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勺子是指用来喝汤盛饭用的工具。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讲,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里头有很典型的骨勺子,用骨头做的。在山东的沿海地区一些大汶口龙山文化居民里头,他们是用棒做的勺子,用棒,有一个勺子的形状,然后加一个柄就可以了。
随着人文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用具越来越专业化。现代人们用的勺子,主要分为实心勺和漏孔勺。实心勺主要用于盛舀汤水;漏孔勺主要用于在汤水中打捞的使用。
由于传统实心勺与漏孔勺是分开来使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两个勺子才能方便使用。在吃饭或做其它事情中,由于场地或操作过程,使用两个勺子不是很方便,以会给整个吃饭或做事的过程带来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勺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用勺,它采用将两个漏孔勺重叠组合起来,并在手柄处设置推杆,通过推动推杆来转换实心勺或漏孔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用勺,其特征在于:它由手柄、推杆、内漏勺、外漏勺构成;所述的手柄为圆柱长条形,一端安装在外漏勺的边沿处,手柄上设有一条凹槽;所述的推杆为长条形,设置在手柄的凹槽内,一端与内漏勺相连接;所述的内漏勺和外漏勺均为带有多个小孔的半球形,内漏勺的外径大小与外漏勺的内径大小相当,内漏勺设置在外漏勺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够当实心勺来使用,又能够当漏孔勺来使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家庭、各种早餐店和各种火锅店等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手柄、2-推杆、3-内漏勺、4-外漏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双用勺,其特征在于:它由手柄(1)、推杆(2)、内漏勺(3)、外漏勺(4)构成;所述的手柄(1)为圆柱长条形,一端安装在外漏勺(4)的边沿处,手柄(1)上设有一条凹槽;所述的推杆(2)为长条形,设置在手柄(1)的凹槽内,一端与内漏勺(3)相连接;所述的内漏勺(3)和外漏勺(4)均为带有多个小孔的半球形,内漏勺(3)的外径大小与外漏勺(4)的内径大小相当,内漏勺(3)设置在外漏勺(4)内。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推杆(2)连接内漏勺(3)安装在手柄(1)和外漏勺(4)内;推杆(2)的前后推动带动内漏勺(3)左右转动;当向前推动推杆(2)时,内漏勺(3)向右旋转一定的角度,内漏勺(3)上的小孔与外漏勺(4)小孔将重叠,可以当漏孔勺使用;当向后推动推杆(2)时,内漏勺(3)向左旋转一定的角度,内漏勺(3)上的小孔与外漏勺(4)小孔将错开,可以当实心勺使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用户的需要来推动推杆(2);当需要漏孔勺时,向前推动手柄(1)上的推杆(2),即可;当需要实心勺时,向后推动手柄(2)上的推杆(2),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秋霞,未经彭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